北京公租房迎来“刷脸入住”时代

中青在线 2018-12-27 18:43:3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近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公租房里的人脸识别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据悉,人脸识别系统后台的数据库已经在用户知情的情况下,采集租户及同住人面部信息10万余条,存放于专线数据库中。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晨赫)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近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公租房里的人脸识别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部分公租房住户开始“刷脸”进出社区和单元楼门。

据悉,人脸识别系统后台的数据库已经在用户知情的情况下,采集租户及同住人面部信息10万余条,存放于专线数据库中。在启用该系统的社区,陌生面孔将会被拒之门外。

“新上线的人脸识别系统一方面防止陌生人尾随,在确保公租房住户安全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则在防止转租转借、确保社会资源公平利用中立起‘防火墙’。”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下简称保障房中心)党委副书记王磊介绍。

阅园四区一位女租户摘下口罩,刷脸进入小区。保障房中心供图

日前,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从落实产权单位管理责任、强化管理部门监管职责、加大督导和联合惩戒力度、严打中介机构和网络平台违规行为、加强技防手段应用、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提出要求,以期建立和完善公租房使用和监管的长效机制。

作为此前保障房中心人脸识别系统的试点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梅市口东路和岳各庄东路交叉口的阅园四区从2018年11月初正式上线人脸识别系统。该项目有两栋楼房,共有760套公租房,2017年春配租入住,入住率超过99%。

与试点时相比,现在上线的人脸识别系统变化较大,从被动记录和留痕变为主动识别和授权,“原来只是记录进出人员的数据,现在,则必须通过人脸数据库的对比和验证,才能打开门禁系统。”保障房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单振宇介绍。

按照是否为独立管理的公租房社区,人脸识别系统目前分为三种类型:独立管理的公租房小区在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身份证验和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防止尾随进入社区;非独立管理的公租房社区则在单元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与原有对讲门禁系统集成,确保公租房住户可以便捷地出入;此外,对于在同一单元内不能独立管理的房源,会采用指纹锁设备进行管理。

通过与小区或者单元楼门禁的结合,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了每个出入人员都有迹可循,在拒绝陌生人私自访问的同时,为小区配备访客登记系统,以确保访客的信息可以追溯。

“在保障小区住户安全的同时,较大限度杜绝转租转借事件的发生。”单振宇说,基于大数据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人脸识别系统将对进入小区的人员与已采集的租户人脸特征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和分析进出人员是否为正常住户以及同住人员。

“因为牟利空间的存在,目前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去解决转租转借问题是必要和迫切的。”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康俊亮表示,随着保障性住房体量的增大,针对转租转借的管理难度也日趋增加,从更长久时间来看,相对“软约束”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此外,人脸识别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在对承租人进出和房屋是否闲置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能对园区老年住户进行特殊照顾,比如独居老年人一定时间未在园区出入,信息中心会将该项数据反馈至公租房管理项目处,项目处随即开展有针对性的入户走访,以确保独居老年人的起居安全。

据介绍,预计到2019年6月底,人脸识别系统将覆盖所有已运营项目。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是北京市属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北京较重要的公租房持有主体,北京市保障房中心持有的公租房项目达76个,房源共计10万余套,截至2018年11月底,已经投入运营的公租房项目达到57个,可配租房源共计6.4万余套,已入住家庭总数超过5万户,帮助12万余居民改善了居住生活条件,在住房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晨赫

责任编辑:张曼玉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