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建议设立生育基金,专家建议真是在“胡说八道”吗?

江瀚视野 2018-08-17 15:57:5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一个资讯泛滥的时代里,永远都不缺乏热议与吐槽的热点。若是这些热点言论触及普罗大众的“奶酪”,而发言者又有着诸如“专家教授”之类的身份,就很...

原标题:新华日报建议设立生育基金,专家建议真是在“胡说八道”吗?

在一个资讯泛滥的时代里,永远都不缺乏热议与吐槽的热点。若是这些热点言论触及普罗大众的“奶酪”,而发言者又有着诸如“专家教授”之类的身份,就很容易被钉在舆论的批判场域中被冷嘲热讽。这两天有关生育政策的两则专家言论,又一次引发网络媒体的口诛笔伐,大有群起而攻之的趋势。

所以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在一个标榜“开放”与“自由”的社会里,具有“教授”、“专家”身份标签的知识分子,有没有“胡说八道”的权利?当然,这就有一个前提:谁决定、或者谁觉得他们在“胡说八道”?自然而然,就是他们言论的受众读者。

然而,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受众是从标题入手去了解这些专家们的观点,还是从专家本身的言论内容,去了解他们的观点?

新媒体时代的较大特点,是标题而不是内容决定思考的入口。从我自身的体验来看,大部分的新媒体文章都只是浏览一下标题就删掉了,所以如果只是朴实无华的、甚至于可能是理性和中立的判断,往往会在读者的阅读甄别中被首先淘汰。

当8月14日《新华日报》在第13版“思想周刊·智库”栏目刊发了刘志彪、张晔联合撰写的题为《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后,大量新媒体所用的“生育税”、“单身税”等字眼吸引了一众年青单身男女的大力吐槽,甚至于用了许多危言耸听的言论来分析其中的利害弊端后,我突然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媒体人或者读者,是认真读过这篇文章的?

事实上,两位作者在文章里提出,“按照2010年的普查数据,未来十年内我国的生育旺盛期妇女将减少约40%。在未来二三年内,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龄妇女逐渐退出育龄期,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的生育堆积效应释放结束,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必然面临断崖式下跌。”

所以他们建议,“我国鼓励生育的措施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应对政策。短期内,应全面放开生育,优先发展幼教产业和公共托幼服务,加强国家义务教育体系。”“中期内,建议建立生育基金制度,并妥善利用好存量的社会抚养费,通过花费较小的经济手段来鼓励家庭生育;延长产假并建立育儿假制度;制定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等等。”——注意,引发大家热议的所谓“生育税”就在这个地方,原文是这样说的:

“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 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

如果仔细读这一部分,大概可以得出作者的几个思路:排名前列,鼓励大家多生,“生育第二胎及以上”;第二,生育基金是补贴妇女因生育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第三,国家财政要对生育基金进行补贴。但是因为作者语焉不详,很容易引发读者的误解,例如较后一部分,很容易让大家误以为是不生孩子的要把钱拿去补贴生孩子的。

但是各位还需要留意的是,作者的其他一些设计思路,包括“应提取存量的社会抚养费用于生育补贴。……可考虑将存量抚养费资金用于充实生育基金,或作为生育基金的初始资金。”、“延长产假时间,考虑建立育儿假制度……可先将二胎产假延长到6-8个月,育儿假延至一年,丈夫的陪产假延至3个月。等时机成熟后,再对生育二胎以上的夫妇延长产假或引入育儿假。为减轻企业负担,妇女在产假或育儿假期间的薪资,可考虑按比例或以固定金额由国家财政或生育基金支付。”都是直接针对目前生育率不高的各种现实性考虑的,而且也关注到育龄妇女的工作权利和薪酬问题。

另外,对于很多年轻夫妇来说,这条建议更有吸引力:

“制定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居住条件对人口生育率有较大影响,可考虑住房政策向二胎或多胎家庭倾斜。如提供长租房,对二胎或多胎家庭优先;对低收入的二胎或多胎家庭提供3年的租房补贴,或房贷优惠,等等。”

作者在长期政策中则提出,“长期内,待以上政策效应递减时,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作用,对多孩家庭和女性再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并对多孩家庭给予财政补贴。”包括“对二孩家庭减免个人所得税,或是按照孩子数量累进抵扣个人所得税。”、“对多孩家庭进行适度财政补贴:生育奖励,如对孕期、哺乳期的妇女给予生育津贴,对家庭6岁以下儿童发放育儿津贴等”、“通过税收支持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保留或提供生育后再上岗妇女的岗位,减轻妇女职业发展压力”、“生育政策应充分考虑地区的差异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中小城市的年轻人口大量流失。我国东北地区以及部分计划生育执行较严格的地区,人口老龄化尤为严重。相反,东部一线城市仍然面临着人地资源紧张和极大的人口压力。中央应制定鼓励生育政策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各地政府可根据当地的生育率以及老龄化程度,制定地方性的人口政策。”等等。

如果大家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可见针对的问题,实则都是目前在生育政策与社会发展矛盾、尤其是年轻夫妇在考虑是否生育二胎时的诸种现实不利因素。作为一篇政策建言型文章,所指出的大方向并没有什么原则性错误,但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口诛笔伐呢?

换句话说,大家在开骂之前,有认真了解过别人的观点吗?

抑或是,你仅仅是读了某些倾向性明显的标题,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开骂呢?

回到我较初的问题,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社会里,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但我一直认为,正因为尊重自由原则,每个人在发言的时候才更需要审慎,尤其是具有诸种身份标签的群体,在发言时不能仅仅关注自己的权利,更要考虑发言后引发的社会后果。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变成“砖家”,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在于许多学者发言的时候仅仅从自身的逻辑推理入手,而并不关心社会的接受程度及发言后果。但事实上,舆论场域往往不关心“你说了什么”,而更喜欢解读“你说这个事情代表了什么”,在这样的思路下,各种阴谋论才有了生存空间。这并非一种正常状态,但却是学者群体在发言时不能不虑及的后果。

然而,问题还需要看到另外一面。如果社会舆论连发言的具体内容都不关注,仅仅凭借标题或者一两个“关键词”就开始狂轰滥炸,那恐怕也并非舆论监督的初衷。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读者接收的信息越多,思考的时间却越少,但发言的欲望却越强烈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带来的影响就是“我骂的并不是你说的”的尴尬了。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思考的主动性被新媒体的发布方所引领了,无论是发言的本方抑或是阅读的受众都变成了弱势群体:发言者的用意被扭曲,而受众的思路被带偏,而舆论导向就容易被某些别有用心者带往特定的方向,那就更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毕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人人都喜欢挂在嘴边,可真正能做到的却没几个。思考本身就是艰难和痛苦的过程,对于急于发言的许多互联网受众来说,打嘴炮宣泄情绪才是重点,理性却被无止境的情绪发泄所掩埋。即使找回原文读读并非难事,可大家宁可让别人代替思考,也不想自己动动脑子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特别是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连较基本的了解阅读都不做就开始用街头大妈的话语开始谩骂,那恐怕也失去了高等教育较根本的追求:培养独立和批判思维的人格。胡适曾说,希望大家要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几十年过去了,这个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吴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排名前列微信公众号:吴昱则刚

(本文获作者授权原创转载,如需转载请和作者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