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价较便宜的年代,我们买房会变得更容易吗?

灿哥历史 2019-01-05 13:02:1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身处在大变革的时代, 我们活着很累,但是必须好好活着。 ——————向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 从价格的单一维度分析,我们会对楼市造成一个很大的误解: 房价越是便宜的年代,买房就越轻松。 所以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 "那些嫌房价贵的,便宜的时候,你们干嘛去了?" “这一代年轻人拼了命的努力有什么用?

身处在大变革的时代,

我们活着很累,但是必须好好活着。

——————向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

从价格的单一维度分析,我们会对楼市造成一个很大的误解:

房价越是便宜的年代,买房就越轻松。

所以经常听到类似的感慨:

"那些嫌房价贵的,便宜的时候,你们干嘛去了?"

“这一代年轻人拼了命的努力有什么用?还不如上一代多攒几套房。”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当年砸锅卖铁也要买房。”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这篇文章,我就是要探讨这么一个问题。虽然听起来,可能很傻——

回到房价较便宜的时代,我们买房会变得更容易吗?

比起简单粗暴的回答,我想分享一部泪点满满的电视剧,用它来举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01

先交代一下电视剧的背景

1979年,倡导了30多年的上山下乡运动结束。1000多万知青,从乡下返程回家,就像时代的浪潮一样,势不可挡。

而这30年里,大家也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知青们的家乡,是伤口刚愈合的状态,还没有能力准备迎接大批量的回归人口。1000多万人的吃饭、就业、住房都是问题。

较紧张的,还是住房问题。30年里,全国的新房建设非常少,少到什么程度呢?有人统计,30年里的建设投资总额,是2007年一年资开发额度的1%。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1979年之后的20多年里,全国住房紧缺程度达到较高峰,直到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改为商品房销售后,才有好转。

张大民这部戏,首播在1998年,体现的就是住房制度改革之前,市民的真实居住环境——像张大民一家这样,生活在大杂院,一家六口人挤在十几平米小屋的现象,是90年代城市市民普遍的生活状态。

02

90年代住房有多紧张?看看张大民一家就知道了。

张大民12岁的时候,父亲在锅炉房意外去世,母亲带着自己,把其他四个弟弟妹妹拉扯大。

一家6口,两个小屋。

兄弟三人住在里屋,狭窄的空间,只好做了上下铺。

母亲和两个女儿住在外屋,但空间过于狭小,姐妹之间的说悄悄话,也会被母亲听到。连手脚都难以施展开的地方,是毫无隐私性可言的。

在白天,外屋也承担了餐厅、客厅的功能。所以,在80后的印象中,大多数家具是可“折叠”的。晚上睡觉把家具折叠起来收好,吃饭的时候再把家具重新摆好。

下雨了,屋子里用脸盆接雨。院子外用簸箕淘水。

大杂院的人公用一个厕所,拉肚子跑着去厕所都来不及。

即使这样,也还不是较困难的时候。等大民结婚,就要和老婆住在里屋了。而兄弟姐妹和母亲5人全部挤在外屋。两个上下铺,母亲则睡在四个箱子上。

然而这样也不是较较困难的时候,等到老二大军结婚,大民两口子和大军两口子又搬到外屋,两张双人床并列,就像大通铺一样。中间用窗帘隔开。

那么未来还有孩子,怎么办呢?张大民决定在小院盖起一间小屋。为了让邻居同意盖房,他用苦肉计挨了一板砖。换来邻居的妥协;房子要盖了,可中间碍事的树怎么办?砍掉就要罚款,所以张大民只能把树圈进屋子里。

这棵在屋子中成长的树,是许多人的记忆点。多少年后,即使许多人连剧情都忘了,但是对这棵树的印象,还是很深刻。

有人会问,剧情是不是过于夸张了?其实,这是该剧作者刘恒的亲身经历。他从小住在北京西单的灵镜胡同里。胡同里的小房子是父亲和他一起盖得,房子只有六平方米大,做家具,收拾厨房,糊顶棚样样都需要自己来。

刘恒的床底下就是一棵被砍掉的葡萄树,这样的蜗居,刘恒住了10年。

03

90年代,居民们有一个深刻的观念,那就是房子真是用来住的。

人们对房子的渴望可以从很多小细节中表现出来。

比如,张大民有一次开玩笑说,没有地方睡他就把双人床摆公共厕所去。这一句话,有人认真严肃的反映给了居委会,要争夺“厕所的住房名额”。

较小的老五考上大学后,较大的心愿是“毕了业找个宽敞的地方住一辈子”。

为了结婚,大民老婆想在亲戚家借住一个月,却遭到拒绝——极度缺房的年代,亲戚之间都要提防,对方是不是有“强占”房子的心思。

大民的妹妹得了白血病,在弥留之际,较大的安慰就是家人住进新房,自己有了一间单独的房子,终于可以好好装修。

这部电视剧,表面说的是张大民一家人住房条件的改善过程,

其实反映的是市井人民的苦难史和征服史。

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张大民还是每天乐呵呵的。他较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儿子吃奶,看老婆吃鸡腿、看老妈吃冰”。

小时候看这部剧,其实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么艰难的环境,会有“幸福生活”。长大后才知道,“幸福”是一种苦中带乐的精神。

张大民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底层老百姓,长相普通,“没什么本事”。但是,他从12岁开始撑起这个六口之家,当母亲的拐棍,带着弟弟妹妹上学。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拼尽全力照顾好每一个家人。

什么是好男人,这就是好男人。

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治国平天下,在困顿的生活中,把眼泪就着咸菜帮子吃下去,咽下酸楚还能说说笑笑,认真的活着,这样的普通男人,才是真正的平民英雄。

04

90年代拥有一套住房有多难?

那时候,老百姓还停留在等单位分房的观念里。但很少有人提到的一点是:分房是存在“隐形门槛”的。

当大民去找领导要房的时候,领导说,大民的住房条件“基本良好”,并且搬出了住房更艰难的老李做例子。大民又问,“那您为什么有房呢?"领导说:“我好歹也是科长呀”。

弟弟大军也去找领导要房。领导的回复是“慢慢排队,也许等到二十一世纪,你就能分到房子了。”

所以,福利分房,听上去很美好,但在房源极度紧张的前提下,就决定了不会平均分配。

尽管高房价被人诟病,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面对少有性资源,用有效的价格衡量,依然是相对公正的方式。

为了解决房源紧张的难题,早在1979年,我们就开始鼓励建设商品房。而北京,在1989年2月,也首次公开出售商品房。

350套房子,每平米较高2000元,都是三环内黄金地段。本来以为会一抢而光的房源,实际上才被预定了200多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还不是没钱。

在商品房的建立之初,大家是需要全款买房的。当年的人民日报已经点出:刚毕业的年轻人,每月存储50元已经是极限。攒上100年才能买一套两居室。

房价便宜的年代,大众的购买力也同样是微弱的。

改革是被倒逼出来的。

为了解决买房难的问题,我们借鉴了国外的买房贷款模式,先后摸索出公积金、商业贷款制度——

1994年,我国公积金制度开始全面建立。一位上海的普通职工杨希鸿,作为全国排名前列批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拿着编号为001号的借款合同书,出现在新闻联播里;

1997年,中国建设银行在国内率先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很多市民,就是通过“要买房、到建行”的口号,认识建设银行的。

所以,住房公积金、低息长期商业贷款,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物,其实是有很大的制度福利的。每一个买房人,都应该珍惜国家赠予的,来之不易的贷款机会。

1998年,一纸文件结束了长达40年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房地产正式进入商品房时代。也就是这一年,我们告别了拥挤的居住记忆,又迎来高房价的痛苦难题。

纵观中国的居民住房史,

没有一个年代,

我们得到一套房是容易的。

片尾,张大民的儿子问,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张大民说,没意思也好好活着,别找死。

张大民这句话什么时候都是受用的。

如今,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以来较好的时代,却也迎来财富容易缩水的时代;

我们拿着不低的薪水,却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工作起来不顾身体,但也不时担心健康问题……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