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的建筑师——齐欣的十一个日常

建筑技艺杂志 2018-06-13 06:33:5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以下摘自《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齐欣 北京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建筑师 2004年法国文化部艺术与文学 骑士勋章获得者 灰色、工业风、屋子不大、略显昏暗、桌子上有些杂乱。时间是午后2点,齐欣刚吃完午饭,坐在大转椅上,抽着烟,聊着往事,天南海北,一派怡然。 “省了忽悠” ▎ “上世纪七十

以下摘自《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齐欣

北京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建筑师

2004年法国文化部艺术与文学

骑士勋章获得者

灰色、工业风、屋子不大、略显昏暗、桌子上有些杂乱。时间是午后2点,齐欣刚吃完午饭,坐在大转椅上,抽着烟,聊着往事,天南海北,一派怡然。

“省了忽悠” ▎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我一起高考的同学中有些当时就被选送去国外读本科了。那时出国留学都是公派,国家想让他们学些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但建筑不是(至少不单是)技术,它是文化,是艺术,是很多乱七八糟加在一起的东西。我有个同学在伦敦想学建筑,就忽悠说这是工程技术,使馆的人也不懂,就蒙混过关了。到了我那个时候(八十年代中),国家政策放宽了一些,我也就省得忽悠了。”

“都默写过” ▎

“在国内备考研究生时,要会默写巴黎的很多知名建筑。所以到了那里以后,走到哪里都有来过的感觉。其实根本没来过,连做梦都没来过。”

“捡了根烟就坚持下来了” ▎

“刚到法国时听不懂别人说话,一堂课下来也不知都讲了些什么。课后还得做作业,也不知该做什么。用半生不熟的法语请教同学吧,问题算是提了,人家一回答,压根就听不懂,反而更糊涂了。在这种情形下,有一天放学,前面的人在匆忙往外跑时在走廊里掉下了一路的烟,我就捡了两根。抽着觉得挺对劲儿,于是就坚持下来了。”

“上辈子是英国人” ▎

“英国人的举止言谈,方方面面,都让我感到亲切。”

“我曾在特倒霉的情况下到过英国。那次,我是从北京回巴黎,先要途经上海,然后在加沙短暂停留后,再去巴黎。然而到上海时飞机出了故障,要从北京调机械师过来,但机械师下班了,所以就要在那等一晚上。到加沙后,又因巴黎大雾,我们被滞留了好几个小时。等“雾散了”,我们飞到了巴黎上空时又有雾了,飞机转来转去,较后落在伦敦了。结果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翅膀又给碰坏了,必须在伦敦的候机厅等着换飞机。所有人都烦透了,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到伦敦就觉得特别舒服,就跟回家了一样。”

“我太太的弟弟喜欢星相学,后来他给我算过,说我上辈子是英国人。”

“一句广东话都不会” ▎

“我上大学时,就有两个讲广东白话的室友,从而刻苦听了五年。之后又在香港呆了两年半,加起来有七八年的时间。但对广东话,我还是一个单词都不懂。也许是我对这种语言有一种心理拒绝吧。”

“只要不危害社会,怎么舒服就怎么活” ▎

“上星期,几个建筑师被媒体凑在一起,让谈各自在看哪些书?怎么读?他们都比我强,还真能瞎扯些心得。而我从来不读书,就只好坦白交代了,获得了从宽的处理。我一向不喜欢学习,而更喜欢感受,属于那种特低级的动物。每个人都会有各种经历,我觉得做设计,有它就够了。你其实也说不清哪段经历或细节会使你的设计向某个方向倾斜。

“人生中较重要的是生活。人是为了生活才去工作,而非为了工作而生活。所以只要不危害社会,怎么舒服就怎么活。能不看书,就不看嘛。”

“记不住数字和名字” ▎

“我对数字和名字不敏感,永远记不住。当被问到房子多少平米,造价多少,甲方、领导的名字时,我就傻眼了。以前开会时还会假模假式地做笔记,后来发现根本不看。有个解释比较对:忘了的说明都不重要,重要的肯定记住了。所以后来也就干脆不记了。”

“设计像偷情” ▎

“设计就像是在“偷情”,过程中会有很多约束,要去钻各种“空子”。谁能在不违法的前提下钻出来,就成功了。如果没钻好,就被镇压了。建筑师要在限制下找到空挡,趁机孕育出新的生命。”

“速度快不一定是坏事!” ▎

“很多人认为资本家总让设计师赶时间,造成了设计粗糙,难出精品。很多建筑师对此深恶痛绝,我也有同感。

其实在中国,速度快不一定是坏事!一旦慢下来就会夜长梦多,较后说不定连开发商都跑了,领导也被抓了,项目彻底歇菜。即便没那么倒霉,万一哪个‘专家’非让我改呢?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喜欢速度了。反正有了经验的积累,不会出大错,房子的成活率反而提高了。”

“不看表” ▎

从前齐欣的桌子上总放着一块表,不是平放着,感觉像个支起的坡屋顶,很有建筑感。他说:“其实我不太看表。常看表的有两种人,一种是认为时间过得太慢,太无聊;另一种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有压力。较好的状态就是不看表,该回家的时候就逍遥自在地撤了。”

“不会站在旁边解说” ▎

“每个人对建筑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断,而且都不一样。设计师不可能总站在那给每位路人交代他的设计意图。那样的话,房子就不对了。房子就是房子,当你看到时,感觉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了。再说了,观者早晨吃了什么,有没有吵架,都会影响他对房子的判断。""房子是需要自己去看的,亲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体验。”

◆ ◆ ◆  ◆ ◆

看似随性的齐欣对建筑和城市却有着深邃的思考。他曾在《孤独的房子》一文中说道:“现在的房子很漂亮,却很孤独;就像我们现代人,精致、利己,却孤独。”“ 正因为如此,建筑师就更要关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齐欣还曾在一次研讨会上批评拆除老建筑兴建伪历史的做法如同 “把父亲杀了,再为其立一尊雕像,天天供着,以示对他的尊重和缅怀”。还好,北京大栅栏 ·北京坊完好地保留了一栋真实的历史建筑——劝业场两旁有两个看不清的房子,一边是诚心阁,一边是家传,它们是大栅栏更新计划的一部分,就出自齐欣之手。

以下为齐欣为大栅栏 · 北京坊写的小诗:

 北京 大栅栏 北京坊

很久前有一场大火

将这里的房子夷为平地

火灭后 新房子长了起来

新房子接新房子

直到 为了迎接更新的房子

以往的新房子所剩无几

在幸存者的名单中

写着劝业场和两家银行

 

建筑师说

要尊重长者

他们不知道我们要来

我们却知道他们已到

我们要去牵他们的手

告慰他们依然是主角

他们无需作为

就能孕育出鲜活而崭新的生命

 

于是

他们不知不觉地飘出了自己

落到了我们的身上

伴随着时光的转换

伴随着游人的驻足

他们以万千个姿态

闪亮而抽象地登场

 

在我们的身上

幸存者成了缔造者

我们朝夕相伴

缅怀着过去

见证着今天

引领着未来

 

建筑师说

原来这里的房子只有一层

灰灰的砖墙 起伏的瓦顶

记忆虽然模糊 串联起来

却能勾勒出联想的路径

两条漂移不定的曲线

在试图唤醒那消失的曾经

建筑师说

有太多历史被请走了

那些瓦砾

蕴藏着人间的秘密

哪怕只有只言片语

也是不同时代的见证

 

建筑师说

我们没在描述历史

更没试图还原历史

我们只是在与历史对话

陈述着我们的认知

探寻着历史的未来

两座被镜面虚化了的房子

到底是真是假

我突然有点恍惚

看着镜中的自己

若有所悟

 

有形的历史

未必是全貌

无形的宣召

蕴藏着无尽的想象

让我们在更多维度的历史长河中去寻宝

让思维去漫游

让精神去激荡

- End -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