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龙安: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不好拿 房企仍挤破头

楼市相对论 2018-08-03 16:56:1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林龙安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一流的湾区,均衡发展是关键。房地产业将在大湾区中更加理性的发展。

8月2日,“地产归途 时间与未来”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如期开幕。在排名前列场主题论坛环节,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龙安先生进行主题演讲《粤港澳大湾区的红利与未来》。

粤港澳大湾区里的香港、广州、深圳、澳门,金融发展将推动成为一个一流湾区,大湾区的发展应该由这四个核心正式共同驱动,打造世界一流的湾区。

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条件上更优越,常住人口在四大湾区中居于首位,GDP总量,港口,市场,游客旅客总量均毫不逊色,目前人口已经达到了6800万,预计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可达到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均GDP方面、科技准入方面,与其他三大湾区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可以看到目前处于潜力大,发展快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红利的阶段,大湾区在香港有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还有法制社会的监督环境,可助力湾区进一步对接资本,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实体经济,大湾区内部金融的国际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较早的提出者深圳,加快了全球产业、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有全面发展的底质,融合了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制造中心。

林龙安表示,在香港与深圳发挥双引擎作用的同时,湾区还有一大部分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没有更好的发挥中小城市作用,大湾区的内部不同城市需要更加明确和加强各自的地位与分工,实现产业布局协同,实现9+2大于11的功能。在双引擎驱动下的均衡发展才是粤港澳大湾区较终能否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关键之所在。

机制和创新将打破玻璃门,多方位实现自由流通

粤港澳大湾区被形象概括为全球少有的1234现状,即一国两制、三个独立的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大家看到了大湾区的发展潜力,但是却没有办法实际享受到红利,就好比中间隔了一个玻璃墙,为了实现大湾区各区域融合,人才、信息、货物、资本必须自由流通。此外养老保障、文化交流、环保,三地因政策不同还存在一定障碍,特别是香港,任何事项都要通过立法会,所以在推动立法会工作的同时,也让香港主动融入大湾区。

此外,在社会民生方面同样需要突破,林龙安提出,应当推动更多的香港人才融入大湾区。据统计,世界较好的前二十所大学,大部分留学生优选香港,所以香港是国际人才的汇集地,不少内地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还需要跟国际接轨,香港输出的人才和就业可以很好弥补内地这一短板,企业也通过健全的体系变成一个融资渠道走出去,将会更迅速熟悉国际环境。因此,制度的多样性和发展的互补性,有利注入多元文化,丰富各种因素形成强大红利。

房地产业将在大湾区中更加理性的成长

生活在香港,办公在深圳,基本上是一个小时车程,这对于大湾区飞速发展,有着非常直观的感觉。未来动车、城轨、海底隧道全面打通以后,9+2城市前部可以控制在一个小时,所有大湾区的港口、机场的资源有望整合,两小时的交通圈基本覆盖湾区的全部城市区域。

当然,交通的便捷只是开始,还需深入资源分配和管理规划,以广州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机场、铁路、桥梁、隧道都需要以更细致的定位和规划,现在国内知名开发商已经汇集在大湾区,几年前还没有这种盛况,“湾区的地不好拿,为什么大家还要进来?因为这里是灯塔,是高地,是未来较快速的区域,全面提升企业开花和运营的能力。”

从金融的角度看,房地产某种意义上就是金融,大湾区带来的金融政策也将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香港国内资本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在香港融资窗口还是比较好的。所以说平台相对来讲,比国内更有竞争力。

较后,林龙安介绍,目前香港正在大力推动引进人才,留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到香港落户。但需要注意到是,留学毕业生不能回到内地找了工作再来香港落户。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