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全国排名前列的合肥为何在2018中国空气优良城市50强中

标准排名官号 2018-11-14 10:49:5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合肥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誉。 合肥还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誉。

合肥还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不仅拥有众多美誉,并且经济发展速度都名列前茅。2016年,合肥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在第26名,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0名。

2018年上半年主要城市GDP中,合肥经济以17.75%的增长速度以特别优势,稳坐全国排名前列。

虽然合肥在众多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成绩,但在空气质量上却差强人意。由于合肥市的雾霾相当严重,作为国家重点城市之一,合肥曾多次出现过全国空气指数倒数排名前列的现象。

在标准排名根据生态环境部2017年度权威数据编制发布的《2018中国空气优良城市TOP50》中,主要污染物为PM2.5的合肥以5.65的综合空气指数位列较后一名。

“锅盖天”导致雾霾天气持续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中部,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合肥的山地、丘陵等特殊地貌阻挡空气流通,降低大气自净能力,污染物不易在水平方向传输扩散。

合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合肥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合肥地表水系较为发达,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岭北为淮河水系,岭南为长江水系,境内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巢湖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77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巢湖”。

合肥凭借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降水,可以洗涤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空气。

但冬季,合肥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局部地区交通、生活、生产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并且散不掉,迅速形成污染,在加上受到北方重污染传输影响,造成了本地空气处于重度污染的指标范围。

对此,气象专家解释,由于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扩散,且低空大气层稳定,近地面易出现逆温层,形成所谓的“锅盖天”,不利于污染物垂直向上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边界层积聚,导致雾霾天气持续。

合肥雾霾严重,空气质量起伏大,地理位置和天气的原因事实上只占其中少部分,较主要的还是人们的生产活动造成的。

工业立市,污染超标

目前,合肥的经济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十,这对合肥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合肥的工业更是贡献巨大。

从1954年开始,合肥市开始投资建厂,创办现代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合肥机械工业、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的架构,为合肥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合肥一直坚持“工业立市”和“工业强市”做大做强一批产业集群,主要经济指标陆续进入省会城市“十强”。

合肥成功逆袭,并形成了6大支柱产业:光伏和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家电、装备产业、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产业。

合肥近十几年中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对GDP的提升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017年,合肥生产总值7213.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43.08亿元,工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量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二,可见“工业立市”对合肥的经济来说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废气,这些废气若净化处理不足,便会排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合肥作为一个大工业城市,能源消耗量也是巨大的。2017年,合肥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2216.6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2%,高耗低效燃烧煤炭向空气中排放出大量的SO2、CO2和烟尘,造成煤烟型的大气污染。

2017年合肥市环境状况公报,合肥市二氧化硫超标0.3倍、臭氧超标0.06倍、PM10超标0.14倍、PM2.5超标0.6倍。

随着工业的发达,废气排放越来越多,国家和个人多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合肥的经济结构改革也迫在眉睫。

其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合肥工业就坚持改革,实行外引内联,一边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一边引进技术和调整产业结构。

现在,合肥的工业不单单是简单的劳动力、资源密集型工业,而是较具价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拥有高端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合肥成为了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2108年更被授牌成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合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工业基地、创新基地。

合肥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实体经济的作用日益显现,合肥经济迈上了相对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虽然合肥经济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比较成功,但合肥的工业生产还是占主要地位,这也是合肥空气质量起伏大的原因。

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

根据《新安晚报》报道,来自合肥市物价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00.91万辆,从2013年2月机动车保有量突破百万到今年5月份突破二百万,5年时间翻了一倍。

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联合发布的《合肥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末合肥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69.74万辆,比上年增长18.7%。

其中私人汽车144.86万辆,增长19.5%;民用轿车拥有量109.86万辆,增长17.4%,算下来,每4.7个人就有一辆民用汽车。

在《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报告中,合肥在拥堵较严重城市TOP10中排名第十。

交通堵塞和低速行驶无疑加剧了汽车尾气的超标排放,不断危害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汽车尾气也成为了合肥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农业大省,秸秆焚烧问题十分严重

合肥空气质量不佳,除了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秸秆焚烧也是一大原因。

合肥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地形既有丘陵又有平原,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展门类齐全,产量高,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中国农业技术研究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2017年,合肥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5.45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15.65万吨,比上年增长1.7%。在农作物产量喜人的同时,秸秆焚烧问题也十分严重。

《安徽日报》报道,根据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及现场巡查督查情况,截至2017年2月28日,安徽全省共发现秸秆焚烧火点27个,其中合肥禁烧重点区域火点5个。

合肥市虽然对秸秆焚烧严防死守,依然无法全面阻止。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

所以秸秆焚烧时合肥的空气污染指标突然增高,再加上秋冬季节的低气压,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不断聚集后,便造成了空气污染。

重拳整治,空气优良率升20点

近些年,合肥对大气的治理一直都在进行,而此次合肥能够进入2018中国空气质量优良城市TOP50,也说明了合肥在空气治理方面的成绩。

“十五”期间,合肥市工业污染防治投资2.18亿元,新增废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新增废气处理能力102.28万标立方米/时。

据安徽网报道,2017 年以来,合肥全市实施涉气环境行政行为案件数共1002件。

另外,合肥市还让化工企业全部实现退城进园,并累计淘汰黄标车5.8万辆,改造150辆“冒黑烟”公交车,推广新能源汽车 8000 多辆。

截至2018年4月,合肥公交集团清洁能源公交车2309辆,占49.3%,新能源公交车2072辆,占44.3%,新能源公交车、清洁能源公交车渐成公交出行主力。

通过多方面的整治, 2018年1~5月,合肥市PM2.5浓度均值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13.4%,合肥市PM10浓度均值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空气质量优良率68.7%,同比上升19.4个百分点。

标准排名认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的合肥,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新的宜居大都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