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跨界合作、文化创新助力国货 第二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开幕

搜狐焦点家居服务号 2020-10-30 18:57:3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0月29日,由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主办的2020第二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隆重开幕。

10月29日,由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主办的2020第二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在首创非遗·咏园麟角设计中心隆重开幕。

本次发布会涵盖2020第二届中国创艺运动发布、首置文科与大宝日化战略签约及首创非遗牡丹文化传承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首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新动奖及十强颁奖典礼、首创非遗创新会客厅等环节。

多方跨界合作,文化创新助力国货新生

文化赋能,国货焕新。首创旗下首创非遗、首创中传和首创数娱与大宝日化于首创非遗·咏园琼华楼麟角设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首创非遗牡丹文化传承实践基地正式揭牌、落户大宝日化,首创中传残疾人培训课程正式上线,共同助力国货“迷奇”品牌焕发新生。

未来,首创非遗、首创中传、首创数娱等三大产业平台将与北京市大宝、亚美日化厂在品牌包装、文创“IP产品”打造、基地共建、文化资源整合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启文创产业发展的崭新未来。

同日,首创非遗、VIPKID设计中心以及咏园·麟角设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方将携手就非遗、设计、教育方向开展合作,共同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0第二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盛启

发布会上,首置文科副总经理、首创非遗总经理李跃宣布2020第二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正式开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精神源泉。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大力弘扬、广泛接受、重新扎根新生代群体,特别是2020年全国范围内掀起的防疫阻击战,极大坚定了民族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接连“破圈”,极大丰富了国民精神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从追求“保护传承,合理利用”到“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现非遗活态转化”,非遗发展理念不断革新,首创非遗创新亦逐步探索出一条非遗创新发展之路。现如今,非遗传承与发展仍存在一些痛点——设计创新、营销渠道、资金支持……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深度布局文化产业,基于首创非遗·咏园,以自身为孵化平台,咏园·麟角设计中心为设计驱动,以承启造物、拾柒非遗主题民宿、荷堂非遗主题餐厅、九如楼手工体验孵化基地为场景化零售体验空间,首创非遗艺术世界、星庐厅为展览展示空间,柚子胡同咏园店为孵化器的全产业链功能布局,构建非遗创新发展全产业链、全要素闭环,全面助力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

中国非遗创艺运动自创办以来,正在用较具时代感的创意设计、商业模式、品牌理念为非遗创新发展赋能。击破非遗传承与发展的痛点,需要凝聚更多方面力量,从设计创新、营销渠道、资金支持等多个维度入手,让非遗传承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自信、将“非遗传承发展”作为职责担当、将“中国文化品牌”融合时代创新。

2020第二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联合主办单位GIDU全球独立设计师联盟常务理事Susan Xiao认为,让非遗技艺不仅仅以个体或者区域为载体,而是融入到大众生活和文化传承中获得新生,关键在于设计。

2020第二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将继续以“设计”为核心驱动力,同时联合更多社会力量,例如科技、媒体、学术研培、商业品牌等,以开放、多元、共融姿态助推非遗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让非遗真正成为东方美学的较佳载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输出的优良范例。

非遗新动奖、十强出炉!

发布会现场,2019首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10强选手正式诞生,其中,服装高定设计师、玲玲工坊创始人胡玲夺魁,摘得“非遗新动奖”。首届导师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师和项目总负责人李凤朗,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友友等现场致辞并为选手颁奖。

李凤朗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在深度思索在今天的环境和语境里,怎么用非遗创新创造更大的幸福感,延续文化脉络,成为一种血脉传承,这是我们应该探讨的出路和坚定的方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手艺、材料和少有性上。我期待着非遗创新向更大、更广泛的领域延伸,去承载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李友友提到,非遗要创新,必须更深刻地理解传承人们在当下社会中的价值——非遗不能真正视作“遗产”,而是东方智慧的传承。基于这份价值,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正是两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需要开拓的“增值空间”,是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无缝对接的意义所在。

大咖云集,首创非遗创新会客厅麟角设计中心首站圆满举行

发布会下半场,首创非遗还邀请非遗传承人、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策展人、艺术家等,举办了首创非遗创新会客厅创艺运动专场,现场反响热烈,在线直播累计观看量接近30万,点赞突破8万。

《星球的脊梁》项目发起人、“四时应物”科技融合传统文化策展人夏志君在分享中提到:“四时应物——亲爱的传统文化”展览在传统文化与生活、时光、传承、溯源、科技、时尚中,相互碰撞融合地对话。中国非遗创艺运动正是如此,专注于跨界、跨域、跨圈、引领、赋能、转化,开发出活跃于当下生活点滴的非遗创新之作。

“我们讲‘将传统理解为固定的风格样式是肤浅的’。实际上,传统工艺不存在统一面目,同一代人尚有不同风格的大师,这才是活态传承的正常表现。” 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岸瑛说,大众并没有看到手工艺人视为珍宝的那部分价值,就不会真正去使用。中国传统工艺中,设计师的介入帮助手工艺人自身改进现代造物的观念,另外使用新材料让这些产品能进到现代生活,让人们都能够去使用,大有可为。

“设计之春”策展人、YUAN MUSEUM 馆长、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宋涛也认为,传统工艺的进步需要艺术家、设计师的推动,需要思维方式的变革。

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汝山明品牌创始人李可明表示,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汝瓷与商业、与受众人群的结合,跨界与创新是较重要的。“不可能一直复刻宋人的审美与造诣,我们需要通过瓷器去输出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瓷器离不开生活,那么也会跨界,与酒合作,做出汝瓷的酒器礼盒,甚至可以把汝瓷烧制过程中开片的声音录制下来,跟现代音乐人融合出全新的作品,无限延展、裂变才是真正要做的事。”

湘西苗族挑花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滕静蓉曾联动深圳的专业产品开发团队,他们基于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又解构、重组、设计了刺绣加科技元素的作品,更符合大众消费理念,帮助湘西挑花工艺插上翅膀,飞得更远更高。

厦门金砖五国峰会国礼设计师、知原悟造联合创始人孙文涛分享说,做项目过程中,他发现非遗创新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努力朝时尚化、现代化生活靠近,但是尝试范围又相对较小,多涉猎在服饰的时尚圈内。孙文涛认为你,非遗可以往更广更深层面去探索,甚至可以去引领、去跨界联合、去突破。

Studio HVN & Noord 联合创始人及设计总监Henny提到,初到中国,被中国的传统工艺深深吸引,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把设计当作桥梁连接当代生活与传统工艺。Henny他认为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所服务的文化,因为文化与人密切相关,具有历史、图像、生活、记忆等属性相结合。“在设计中,我们渴望与人建立联系。而文化,恰恰是可以与人关联的元素。”Henny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