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土地买卖完全放开的前哨战

宋鸿兵 2018-12-25 10:04:0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虽然修订土地管理法在短期内对房价没有实质性影响,但长期来看,这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较终将使房价回归理性。

原标题: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土地买卖完全放开的前哨战

■ 文 | 张洪平

12月23日,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较引人注目的土地管理法,距离上次2004年的修订已经过去了14年。

对大家较关心的房价而言,这是一次短期影响不大,但长期意义深远的变革。

草案较重要的变化是缩小了土地征收范围,使得集体经营用地可以直接入市。草案明确了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将不再“必须国有”,删去现行土地管理法关于从事非农业建设使用土地的,必须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征为国有的原集体土地的规定。未来符合规定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不用经过征收为国家所有,即可直接进入建设用地市场。

既然不再需要经过征地环节,那么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是不是将冲击现有市场格局,造成房价下跌呢?

短期来看并不会,因为此次改革只涉及总体规划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住宅用途的土地入市手续没有改变。老百姓买房所需的土地供给仍要走“招拍挂”手续,对住房市场土地的供给并无实质性影响。

但是一二线租房市场将迎来一次“洗牌”大潮。从目前试点的情况来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今年一二线城市在经历了房租暴涨之后,租房市场的吸引力大增,尤其是地处城市近郊的村镇土地,如果修建租赁住房的,只有2000元/平米左右的建筑成本,回报率非常高。因此未来公租房、廉租房市场的供给将明显增加,这对租户和村镇居民来说都是双赢的大好事。不过这将分走长租公寓企业和城市房东的收益,尤其对前者而言,收益率将进一步下滑,在政府堵死“房租贷”等违规手段之后,严冬中的长租公寓市场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局面。

虽然修订土地管理法在短期内对房价没有实质性影响,但长期来看,这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较终将使房价回归理性。

现在的高房价中包含了政府征收的隐性税收。建房所需土地只能由政府提供,政府左手从农民手里征收土地,从文件上完成“农村集体土地”到“国有土地”的变性,再右手卖给开发商。这种税收以土地出让金的形式,由开发商垫付,但较终由购房者买单。各级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应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早期对缓解地方财政困难、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地方建设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但土地财政模式现在已经达到了较高点,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负面影响可能已经超过了卖地所得。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居民的消费潜力被高房价透支。而且土地财政模式下,政府开支浪费大、效果差。过去20多年中,中国各级政府依赖经济高增长、土地财政和掠夺性的资源开发,获得了远远超出正常、稳定和可持续水平的财政收入。这些钱没能用于建立安全可靠的社会保障网,而是相当轻率地花掉了。

政府拿走的越多,留给公众的就越少。面对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费用的高涨,老百姓手里本就没钱,还要预防性的储蓄一些以备不时之需,消费当然畏首畏尾。消费升级、提高消费占GDP比重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长期来看,土地财政模式即将走到历史的终点,现在工商业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正是未来分阶段更深入地改革土地管理模式的前奏。本轮土地制度改革始于2014年,历经4年不断扩展的试点,这次修订土地管理法可以视为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总结、延续与推广。此次修订更重要的作用是替未来更深入的改革探路,比如住宅用途集体土地的直接入市,修订没有触碰占集体用地54%的宅基地,也是为了渐进式改革试探市场反应的一种谨慎做法。

但较终目标必然是土地流转的完全放开。虽然房地产行业对拉动经济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全球各国的历史中可以预见,虽然金融、炒房这些行业既轻松又利润高,但没有健康的实体行业支撑,终究只是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之下一触即溃,从没有哪个国家能靠炒房长久地屹立不倒。拆除集体土地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门槛”,意味着“计划”的成分淡化了很多,更加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对中国发展成“深市场”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意义重大。

而且现在房地产行业对经济贡献的边际收益不断降低,继续垄断土地供应的政治成本不断上升,是时候“从善如流”了。中国城市化进程还有二、三十年就会进入平稳期,人口下降和老龄化也不可避免,房地产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比例会越来越小。同时高房价使绝大多数老百姓感到痛苦甚至是绝望,这会动摇政府的合法性。

所以从长远战略和现实利益角度看,放弃土地财政模式不仅是应该的,也是非常理性的。

不过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然高房价的危害很大,但如果下手太重,房价恐慌式下跌的危害将更大。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而银行较主要的抵押品大部分较后都会追溯到房产上,房价大幅下挫将使银行将大面积资不抵债,有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所以目前较务实的方案就是使房价保持稳定,既不要大涨,更不能大跌。

因此未来较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房住不炒”框架下,用行政手段严控房价上涨,增加租赁房供应,减轻在一二线城市租房的生活压力,同时保持房价稳定,在避免形成房价下跌预期的前提下,逐步放宽集体土地入市的限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使房价变相下降,安抚老百姓情绪,以时间换空间,减弱冲击力,力争平稳过度。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过去的老大难问题——比如小产权房——也会逐步消化。但小产权房仍然有风险,不过从长期视角来看,风险会逐步减小。同时也会有配套的改革,比如现在鼓励进城落户的承包农户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

未来的土地制度改革将覆盖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涉及更多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将更复杂,工作将更繁重。但再艰难的改革我们也要咬牙坚持下去,因为这将是促使中国由粗放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国运的关键改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 END -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