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固安】固安的四合院

固安在线网 2018-11-09 19:07:0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传播:正能量| 固安资讯 | 百姓生活| 固安文化 几场秋所,几场北风,便褪尽丁树上的枯叶,北方的四合院就海市质楼般地显露出来。 四合院似总在做着北京的象征,大的有紫禁城,那是皇家门第,红墙碧瓦,气势恢宏。小的则有某个小胡同里一个深居巷底的民宅。不大的院落却要住上三家四家,一家又要分出几代老小,那民

传播:正能量| 固安资讯 | 百姓生活| 固安文化

几场秋所,几场北风,便褪尽丁树上的枯叶,北方的四合院就海市质楼般地显露出来。

四合院似总在做着北京的象征,大的有紫禁城,那是皇家门第,红墙碧瓦,气势恢宏。小的则有某个小胡同里一个深居巷底的民宅。不大的院落却要住上三家四家,一家又要分出几代老小,那民情也就溢满小巷。

京南冀中是四合院的故乡,沃野千里,不象城里那样拥挤,也不同山里造屋要依坡就势。皆随心所钦,虽也是四合院的格局,院内屋内却要敞阔豁亮,显出城里山里所不能比的空间优势。

冀中的四合院较具有特色,正房为上,左右为厢,南房为厦。方正朝阳,十分规矩。一个别致精美的翘檐门楼正在院子的中轴线上。门内竖一影壁,尽画些山水花木,既是内宅的遮挡,又做艺术示人。屋顶不用瓦盖,多是灰土铺就,平滑如镜,不仅遮风蔽雨,又可充当绝好的晒场。到秋天,载中的屋顶就是极美的风光。满村的横竖屋顶,晒着各色果实,红的枣,黄的谷,绿的豆,花生、瓜籽、棉花、白薯,象画家的色盘,更象秋收博览会。

我是在四合院里长大的。即使过去贫穷,可宅院也未忘了建得规整。这似乎多少也显出了冀中人的性格,无论如何,活人也要规矩守节,纯朴庄重。我的老宅,屋虽是泥屋,院子也要清雅。门前种枣,春天看花,秋天采果,堂下则植两棵石榴,花红似火,日月似火,果艳如玉,人也如玉。

四合院里是温馨的,一家成一个小小体系,而那屋脊又十户八户贯通一气,早晚的炊烟就不知从谁家飘出,雾幔中可闻东家的案声和西家的说笑。若是谁家丢鸡丢狗,妇人便爬上屋顶激声眩喝,声音洪亮得半村都能听见,第二天早起,那鸡狗便自然归队。

我的老宅紧靠村边,老宅的历史确有些辉煌。抗战时期,冀中是八路军根据地,忽然有一天,鬼子闯进来,老宅里驻了八路伤员,猝不及防。爷爷便开了隐蔽的侧门,让伤员躲进东厢房的地窖。鬼子扑了空,穷凶极恶,一把火点着了正房屋顶,带走了爷谷。那一天,村里四十多位老人被刺死坑塘,其中就有爷爷。屋顶烧了,山墙依旧齐整,重盖。鬼子的血债却记在心里。几个月后,八路军反攻,包围了老宅里的鬼子,双方展开枪战,父亲就在这支部队里。父亲让大家散射佯攻,他从东厢房跳进院里,躲在鬼子射击的窗下,乱枪之中,屋里的鬼子却是接连伤亡,机枪手换了一个死一个,较后再无战斗力,举手投降时,才知窗下有人,枪是从近在咫尺的窗孔射进。老宅成为村里的故事,四合院也因之享尽荣光。

看冀中的四合院,便是冀中人的生活全部,东屋存物,耧犁盖耙,耕种物什。西房贮藏,五谷杂粮,生活所需。南厦养畜,骡马牛羊,鸡吵鹅斗。农民忙完耕作,坐在石榴树下歇息品茶,望天上星月,论二十四节筹划该是点豆还是种瓜。

我已久居城市,却总也忘不了乡间的四合院。高楼虽显示着城市文明,但方寸之中,形同鸽笼,即便养花养鸟养鱼养虫,也绝无田园的村情野趣。

可据来自故乡的消息说,如今,冀中农民生活富裕,花钱如流水,造屋的事就没了约束,千姿百态,各显其能。灰顶的四合院就越来越少,本是一家一院便能就居,却要兄弟自成体系,儿子刚刚出世,便建屋占地,村子没了秩序,环境再不幽雅,不见了门前的枣树,堂下的石榴,也不见了秋后屋顶的赤橙黄绿,全然忘了先民对土地的节俭和珍惜。

新屋多了,人情却少了,于人总是得不偿失。

杨庆彬

1990年12月于京南故乡

 来源:散文集《京南杂记》

◆来源:朗月读书会 langyuedushuhui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发布分类信息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