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服务引入商管业务 轻资产外拓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易新在线 2021-07-05 14:04:5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年来,商务综合体、企业总部大楼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人们对商务物业服务的高需求对物业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商办物业管理市场中管理规模扩张和管理能力深化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相较于传统住宅物业,商务物管由于具有较高的单价以及毛利率,且提价机制灵活,因而盈利能力更强,成长性更佳,是一片不折不

近年来,商务综合体、企业总部大楼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人们对商务物业服务的高需求对物业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商办物业管理市场中管理规模扩张和管理能力深化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相较于传统住宅物业,商务物管由于具有较高的单价以及毛利率,且提价机制灵活,因而盈利能力更强,成长性更佳,是一片不折不扣的蓝海。

但当前我国的商务物业管理行业格局十分分散,亟待整合。这意味着,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只有品牌和管理成熟、布局高能级城市、深耕区域的公司有望在未来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6月14日,远洋服务(6677.HK)发布公告与远洋集团订立商业运营管理服务总协议。根据该协议,远洋服务将为远洋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总建筑面积约966,000平方米的11个写字楼项目,以及总建筑面积约905,000平方米的11个商业物业项目提供商业运营服务。同时,2021-2023年商业运营服务总协议项下的关联交易额上限分别为1亿人民币,2.2亿人民币,3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远洋服务宣布,将搭建商业资管团队,并成立商业资管平台,全面承接远洋地产持有的商场、写字楼的管理运营业务,并以轻资产模式外拓输出商业运营服务。

远洋服务此次引入商业资管业务,表明其对商写物业管理市场的高度看好。

由远洋服务统一提供商写资管服务和商业物业管理服务有助于提升协同效应,进而提升整体服务品质及服务满意度。同时,打造商写轻资产平台,有利于做大做强商业资管业务,从而为后续商业板块不论是资管业务还是物管业务的轻资产外拓和服务输出打下基础。

此外,远洋服务通过优质住宅物业服务积累的大量客户可以为商办资产提供稳定的客户基础,而公司高效管理及运营的商写项目为住户提供便利、愉悦的购物和办公体验,有利于提升在管物业住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跨业态协同效益。远洋服务将以此构建在行业中的竞争壁垒和核心优势,助力远洋服务跨上新台阶。

远洋服务定位于远洋集团的轻资产平台及远洋集团客户服务业务的主力军,商业资管平台的搭建也展示了远洋集团打造这一轻资产平台的决心。

远洋集团涉足商业地产已久,先后打造了成都远洋太古里、北京颐堤港、杭州远洋乐堤港、北京远洋未来广场、远洋光华国际、远洋国际中心等多个城市地标级商业项目及5A级写字楼。经过多年发展,远洋商业在过去5年内形成了以"堤港"、"里"系列为主的综合体产品线,形成独特的品牌优势。

北京颐堤港于2012年开业,已成为将台的新地标之一,引领着地区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变化。杭州远洋乐堤港于2017年正式营业,围绕"时尚""艺术""乐活"三大核心价值,传承大运河文化风俗,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为购物中心创造独特的时尚魅力,不断引领着杭州的品质生活。成都远洋太古里别具一格,为呈现不同的都市脉搏,引进快里和慢里概念,打造了纵横交织的里弄、开阔的广场空间,其开业至今,已有6年,为国内树立了国际大都会的潮流典范。

今年3月,由中国人寿与远洋集团联合开发、远洋集团代建的国际甲级写字楼项目——北京国寿金融中心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标志着远洋集团的工程质量与产品品质再次得到高级认可。

就远洋服务而言,其在商业运营管理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拥有丰富的高端地标写字楼和商业综合体管理经验。截至2021年6月14日,远洋服务已签约11个商业物业,并指引未来每年初步拟外拓约40万方管理面积,截至2025年底总管理面积拟达到250万平米。此外,远洋服务亦签约11个写字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6.6万方),并指引未来每年外拓20万方管理面积,截至2025年底总管理面积达到约200万方平米。

在远洋服务整合母公司优势资源后,商写资管与远洋服务原有的业态将形成天然的联系和协同,全面提升远洋服务在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实力。这有助于远洋服务在资产运营服务和传统物业管理服务上形成密切的协同,实现轻资产平台的搭建,并预计将产生可观营收增量。

远洋服务引入商管业务消息公布后,中金上调远洋服务今明两年盈利预测10%及14%。该行指出,商管业务引入后将产生可观营收增量,并令公司未来整体发展生态更具活力和韧性。当前商管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优秀的商管公司,正在迎接轻资产输出的黄金时代。远洋物业未来在商管一体的轻资产业务模式下,公司外拓业务有望持续扩张,长期持续增长的潜力十足。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