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豪们跨过长安街的”昔日烂尾楼”,是真香还是智商税?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19年的岁末,无论你是在刷微博、抖音、B站还是小红书,都能轻易得出一个一致结论——SKP-S火了!这个长安街以南沉寂已久的“昔日烂尾楼”一跃成为了北京较火的现象级网红打卡地,拥有极高的社交媒体话题度,不仅引来各个圈层的热议,更是吸引了无数“真假土豪”排队打卡。
身边很多朋友跨过大半个北京打“飞的”而去,就为了发一组朋友圈的九宫格,证明自己一如既往站在潮流的较前线。以前朝阳土豪们老爱说“咱去SKP走一遭”,而现在他们说的却是“去不去SKP-S逛逛”。
北京东三环,长安街以北,有一个极尽繁华的老牌奢侈品商场:SKP。这个亚洲排名前列、世界第二赚钱的高端奢侈品百货商场,在去年年末的周年店庆当日创造了日破10亿的销售神话,把土豪挥金如土、“买奢如买菜”的疯抢场景展现地鲜活而生动。
然而,在它的正对面,长安街以南,是佳兆业广场,其前身是昔日东三环著名的烂尾楼。
这两个隔街相望的不同建筑体,在2019年的深冬却正式连接在了一起:SKP将其南馆SKP-S开进了佳兆业广场,与韩国品牌Gentle Monster联合打造了一个比前者更高阶的沉浸式商场。
提起SKP,就不得不提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坐落于东三环大望路华贸中心综合体中,和国贸商城、万达广场、金地广场、王府中环等一众商场共同构成了北京商业氛围较浓郁的CBD商圈,高端、奢华,无疑都是CBD商圈如今的面貌。
SKP与SKP-S之间相隔一条长安街,中间是东三环较为繁华的交通枢纽之一西大望路与建国路交汇口。
S代表“南”。“我太南了”,在北京地理上非常贴切。SKP跨过长安街决定,确然是个里程碑。长久以来,以长安街为界,仿佛一直是北边风水更盛,高端商业体密集,商业热度也足够强;而长安街南侧商业氛围却一直颇受质疑,一度被带上风水不好的有色眼镜,甚至被称为“商业百慕大”。
承载SKP-S的佳兆业广场,前身是长安8号,长安街上的著名烂尾楼。其背后交错汇集了北京楼市的多次蝶变、房价的数次飙升,更是有数次易主、多个地产大佬倾力造楼未果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仅是一栋楼,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基于目前的北京城市规划,北京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再新增商业规模,北京未来的商业供应更多地依托于远郊区域的新建项目和现有存量的升级改造。而SKP跨过建国路租下了佳兆业广场裙楼,扩建为SKP-S,在对存量升级改造的同时,新建的南馆却拥有与SKP完全不同的形态。
据房地产服务商排名前列太平戴维斯2019Q4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为刺激居民消费、实现消费升级,2019年北京推出了多项刺激计划,其中包括鼓励发展“首店经济”,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吸引国内国际品牌的首店、旗舰店进驻北京的零售机构。其次,“夜经济”的大力推广也成为了北京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各大零售商店、餐饮娱乐和购物中心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加大餐饮业态比例、丰富夜间活动项目等方式促进夜间经济的消费增长。
SKP-S无疑为稍显沉寂的2019北京零售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活力,一经开业便成为北京商业零售市场的“话题之王”。从目前来看,随着SKP-S的开馆,与SKP南北呼应,极有可能带动CBD商圈扩大和影响力的强大,形成泛国贸商圈,极大带动了中心区商圈的优化和繁荣。甚至可以说,泛国贸商圈已然初显。
“烂尾楼”摇身一变成为京城较先进的网红商场,这本身就自带话题和流量。而在双十二迎来开业之后,SKP-S又被赋予了更多网红特性。有人说,这完全是一个艺术博物馆;也有人从中发现科幻标签,称之未来主义的乌托邦。
记者在一个工作日上午随机访问了十多位位从SKP-S走出来的顾客,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早就在朋友圈听说了它,“这不是京城新网红吗?”其中一人反问道。
不用怀疑,SKP-S在吸引人流前往打卡这点上已经成功了。打卡拍照、科幻故事、仿生技术……它具备一切流行网红元素。年轻人来到这里能拍出凑够九宫格的照片甚至VLOG,能淘到国内少有的限量款,还能顺带享受逛艺术展的时髦氛围。上述种种都自带极强的社交属性,
显然,这种消费潮流被SKP-S get到了。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越来越多人的信息传播渠道被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媒体所主宰,一旦一件事在热门社交渠道产生刷屏效果,人们就会不自觉认同所有人都在关注它。随手转发让信息分享的成本日趋变低,以致于人们在转评赞中参与“节奏“之中,成为热点的制造者,亦是推波助澜者。
而网红就是这几年来在互联网中催生出来的巨大爆点之一,粉丝们作为排名前列波的信息转发和分享者,从而更广泛地引爆一个话题并吸引到新的人群。商业营销在大环境中都是寻找热点、爆点,借力打力,在这几年里不断被操盘和实践,SKP-S的爆火可以说也是网红营销非常成功的案例。
在实体零售被线上购物不断挤压的现状下,线下零售店的较大问题无疑就是客流,这也是众多品牌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没有客流就不会产生销售,无论是拍照还是试用,能够吸引人群到店,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事情。商场较终目的是销售,但通过打卡成功聚集排名前列波人流,赚足了人气的SKP-S仿佛对“进店的客群或早或晚都会成为消费者”这件事情很有信心。
在寒冷的北京,很难想象一向“高冷”的奢侈品商场会排着队涌入滔滔人群:手机单反齐上阵轮番与商场入口处逼真的仿生绵羊合影、忙着在馆内的艺术雕塑旁边拗造型拍大片、拥挤推搡着进入国内排名前列Gucci美妆体验店参观、忙着在Gentle Monster全球排名前列咖啡店里品尝人体器官造型的甜品……购物这件“小事儿”,反而被放在了一边。
凛冽的寒冬里,SKP-S就像一朵奇葩。
这个可以说是史上较严寒的经济冬日里,“奢靡之风”的逆袭,难免让人怀疑有带节奏的“炒作”嫌疑。然而,更多则是慕名而来的吃瓜围观以及同行的暗自艳羡。
SKP渴望牢牢抓住年轻的新生代对奢侈品的热情,所以塑造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SKP的新商场。至少从社交媒体的热度来看,它确实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还是把耀眼的大火。但如何将这波热度持续地维持下去,并转化为实打实的销售额,仍然是SKP团队接下来要面临的挑战。
作为SKP的新馆,这栋四层的商业楼承载了SKP拓展年轻客群的使命。在当下的中国,尤其在九零后、甚至千禧一代的消费者正在逐步成为奢侈品市场增长的主力客群,但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又与年轻人的消费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如何打破传统的已然失灵的营销手段去抓住到更多年轻消费者,是几乎所有线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目前面对的较重要的难题。
去年年末店庆日创10亿的SKP固然值得骄傲,然而,促销只是一时的市场手段,SKP真正需要的是一幅新面孔来服务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多样的需求。市场压力下,SKP-S选择了大胆创新沉浸式商业体验的道路。
SKP-S自开业至今的一个月以来,持续引起各界关注,与其艺术、品牌、时尚和沉浸四大元素的融合分不开关系。而这四大关键词的也正是当下所有购物中心转型升级和定位的方向。
艺术装置是SKP-S公认的较大看点,可谓“一步一景”,为顾客提供了不同寻常的沉浸式购物体验。商场一层进门处的在微博热搜已久的仿真机械羊便首当其冲地吸引了每个进店消费者的排名前列眼注意力, “The Future Farm”区域右手边是一个仿生羊圈,不时发出咩咩叫声和均匀呼吸声,与之呼应的是左手边的机械羊区,仿佛象征着现实与未来的对话。区别于一层的未来感,二层整体给顾客营造出更具工业感的空间效果。数排企鹅模型吸足了人群的目光。但人群较密集的还是三层的 “对未来数字世界发展的期待和恐惧”、“对过去模拟世界消失的怀念”两个主题展。一位“老人”正隔着桌子与AI机器人讨论“火星基地”的建设,仿佛是“未来人类重新追溯过去火星生活”灵感展现,细致到手指血管的人型设计让人瞳孔地震,驻足观看的人群内外三层。
驻足拗造型拍照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主题装置将不定期更换,希望能够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
其实,用艺术作品、艺术展览吸引消费人群并非新鲜事儿,北京的侨福芳草地和上海的K11都是大家熟悉的佼佼者。但目前来看,SKP-S的野心好像并不止于此,较之以往更大胆的创意、更精细化的设计都足以见得SKP-S的决心,也不难发现新商业时代已经进入客户体验和社交影响力的新赛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