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设立,中国绿色贷款存量规模全球排名前列

标准排名官号 2022-03-14 21:08:1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文/标准排名分析员 徐宏宇 绿色要闻 我国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何立峰主任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表示,我们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这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较大规模的,周边煤电企业要坚持先立后破,建设超超临界

文/标准排名分析员 徐宏宇

绿色要闻

我国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何立峰主任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表示,我们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这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较大规模的,周边煤电企业要坚持先立后破,建设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有序改造供电煤耗300克/千瓦时以上的老旧机组,建设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这将构成能源供给和消纳的新体系。现在各行各业都按照新的标准,扎实推进更新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水平项目,将创造巨大的商业机遇和发展机会。

点评:中国是全球发电排名前列大国,2021年我国发电总量达8.1万亿度。不过我国目前的发电类型主要依靠的是以煤炭为燃料的火力发电,按照2021年火力发电量计算,我国在去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50亿吨左右,所以当前我国也面临着碳减排的巨大压力。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工作取得实效

3月9日,交通运输部部务会召开,传达学习中央有关精神,审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公路水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交通运输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海南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交通运输部2022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等。

会议强调,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推进交通运输“双碳”工作,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各类关系,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立足交通运输工作实际,以交通运输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提升交通运输装备能效利用水平为基础,以优化交通用能结构、提高交通运输组织效率为关键,凝心聚力,勇于担当,确保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抓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发挥综合交通的组合优势和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二是抓好节能低碳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三是抓好绿色低碳出行,提高城市绿色出行比例。四是抓好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

点评:数据显示,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9%,其中道路交通排放占比超80%。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名单公布

3月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成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的通知》发布,并公布了总体组的组长、副组长、顾问以及专家成员43人名单,组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担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负责提出构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的建议,指导开展国家标准(标准样品)制定、标准应用实施、标准国际化,协调相关标准的技术建议,为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标准(标准样品)技术一致性提供支持。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交通能源与资源环境处、标准创新司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络处承担日常联络等工作。

点评:此次43人大名单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就达6位,分别是赵宪庚院士、聂祚仁院士、杜祥琬院士、江亿院士、吴丰昌院士、舒印彪院士。

绿色城市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第7名:上海发布《新城绿色低碳试点区建设导则(试行)》

近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城绿色低碳试点区建设导则(试行)》。绿色低碳试点区是指在新城内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复合的城市建设区。试点区通过科学统筹规划、低碳有序建设、创新精细管理等诸多措施,实现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监测及约束管理。试点区对于新建建筑使用1种或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学校、 医院、工业厂房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比例、新建绿色建筑比例等进行了明确规范。

点评:《新城绿色低碳试点区建设导则(试行)》等相关政策文件的编制和出台,将为新城绿色低碳试点探索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引,导则在行动上提出了较为缜密的计划,所有工作目标均做到可量化、可跟踪、可评价。有效推动新城在“十四五”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发挥低碳建设示范引领作用。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第21名:《南京市全力打造五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发布

3月9日,《南京市全力打造五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提出到2025年,全市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产业重点领域从“国内领跑”向“全球领跑”迈进。《行动计划》提出总的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全市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产业重点领域从“国内领跑”向“全球领跑”迈进,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产业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形成先进人才、行业巨头加速集聚强磁场。

为完成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给出了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强化产业创新策源功能、壮大先进优质企业群体、打造综合性功能园区载体、拓宽智能电网应用场景、构建安全绿色现代化电网6个方面。

点评:去年3月,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便入选高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电网是南京优势产业之一,形成了涵盖“发、输、变、配、用、调度、通信、综合能源服务、电力网络安全”等全产业链9大关键环节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一谷两区”产业格局。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第23名:无锡学院与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低碳学院”

3月11日,无锡学院与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为双方共建的“低碳学院”和“检学研合作基地”揭牌。无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浩明,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建辉,无锡学院党委书记杨建新,校长张永宏等出席活动。

张永宏校长希望以本次签约为契机,以建设“低碳学院”为重点,在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等领域与市市场监管局展开广泛合作,推动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学生高质量就业水平,助推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建设。市市场监管局周建辉局长表示这次签约是共同探索无锡低碳发展的一次崭新实践,对双方的签约共建前景充满期待。他表示,本次签约是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主动作为,是优势互补、携手服务无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双方在高端储能、增材制造、智能制造上研发创新结合度很高,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是推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上的实事、好事。

点评:去年发布的《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指出,中国总体目标计划3~5年在高校布局创新平台、专业与学科建设,5~10年持续支持建设若干高校,建成世界一流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新布局、新发展的大变革下,解决经济转型发展中遭遇的碳中和问题。

绿色地产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15名:融创中国本金为40亿元的“20融创01”回售条款议案获通过

3月11日,融创中国公布了2022年“20融创01”债券持有人会议结果,审议表决通过《关于变更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相关时间的议案》和《关于调整本期债券回售相关条款的议案》。据财联社此前报道,融创中国拟增加“20融创01”债券的回售权。该债券于2020年发行,债券本金为40亿元人民币,于2022年4月1日到期回售,融创拟将债券期限调整为“2+1+1”,即增加一个2023年行使的回售权。

点评:据悉,本期债券回售登记期为2022年3月11日至2022年3月17日(限交易日),回售价格为面值100元人民币。以一手为一个回售单位,即回售数量必须是一手的整数倍(一手为10张债券)。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23名:阳光城超4亿股份被司法冻结

3月9日晚间,阳光城发布关于股东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公告称,阳光城于2022年3月9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福建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东方信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福建康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获悉其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被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合计约4.11亿股。冻结原因均为“财产保全”。

点评:未来,阳光城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将持续面临诉讼、仲裁、资产被冻结等不确定事项。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26名:华侨城2亿元公司债将于3月14日付息,票面利率5.5%

3月10日,华侨城发布公告称,2018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二)将于3月14日支付2021年3月12日-2022年3月11日利息。本期债券简称“18华侨06”,发行及存续规模2亿元,债券期限为7年,附第五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本期债券票面利率5.5%,本次付息每手(面值1000元)债券派发利息55元。

点评:前不久,华侨城公告宣布根据当前的市场行情,在本期债券的第3年末,华侨城选择下调本期债券票面利率109个基点,在本期债券后2年(2022年3月19日至2024年3月18日)的票面利率为2.79%并固定不变。

绿色食品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8名:正邦科技2月销售生猪50.02万头,同比降33.63%

3月11日,正邦科技公布关于2022年2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公司2022年2月销售生猪50.02万头(其中仔猪3.79万头,商品猪46.23万头),环比下降47.82%,同比下降33.63%;销售收入5.82亿元,环比下降52.31%,同比下降71.46%。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11.67元/公斤,较上月下降9.66%;均重106.57公斤/头,较上月增长1.37%。2022年1-2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45.89万头,同比下降5.29%;累计销售收入18.01亿元,同比下降65.08%。

点评:据正邦科技公告,2021年度业绩预亏近200亿元,目前正邦银行存款仅8.89亿元,其它货币资金(票据保证金、信用保证金)24.14亿元。在债务结构及偿还安排方面,正邦科技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的债务金额约172.76亿元,长期有息负债65.56亿元,总负债高达238亿元。对于债务的偿还,正邦科技表示目前尚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超80亿元,而且公司作为江西省重点龙头企业,已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合作银行沟通协商,对银行存量贷款不限贷、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给予无还本续贷的政策支持。此外,3月1日与大北农的股权交易,正邦科技预计从中将获得20亿~25亿元资金回笼,进一步增厚自身资金储备。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26名:统一中国2021年营收252.3亿元创新高

3月7日,统一中国在港发布2021年全年销售业绩。年报显示,2021年统一中国全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0.8%,达到人民币252.3亿元,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15亿元。因大宗原物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统一中国净利略有下降,但下半年增长势头迅猛,较去年同期增长16.6%。

点评:2021年,统一中国研发中心获授权专利18项,新申请专利23项,截止到年底累计授权专利已达124项。这场疫情带来了社会消费的转变,正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而线下终端与数字化管道成为了品牌接触消费者的主要方式,将合力造就消费者更深层次的综合体验。

2020中国绿色食品信用指数TOP50第36名:家家悦22.8亿定增批文失效、扩张受阻

近日,商业连锁企业家家悦发布公告称,公司定增募资批文过期失效。此前披露的定增预案显示,家家悦拟通过定向发行约1.83亿股股票,募资不超过22.8亿元,用于连锁超市发展项目。募资失败,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家悦扩张受阻。

点评: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家家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2.60亿元至-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28亿元,同比盈转亏;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04亿元至3.44亿元,同比也为盈转亏。2021年,是家家悦近11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导致亏损的罪魁祸首的是商誉减值。此前,公司合计耗资10.44亿元收购两家公司,发生商誉减值约3亿元。

绿色股票

阿里成立碳能管理全资子公司

3月10日,杭州众碳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等。该公司由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100%控股。阿里云曾发布“阿里云能耗宝”。这是由阿里云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推出“双碳”及能源管理的应用服务产品,从企业能耗优化出发,提供碳计量、认证、交易的节能降碳一站式服务平台。

点评:2021年12月17日,阿里巴巴发布《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提出三大目标:一是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二是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三是用15年时间,以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京东率先建成中国排名前列“零碳”物流园区

近日,京东(HK.09618)“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获得由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华测认证(CTI)颁发的碳中和认证双证书。此次碳中和认证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授权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深圳华测国际认证有限公司,按照国际通用标准ISO14064对园区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查。核查结果显示,园区实现了仓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应用,自主中和部分温室气体排放,剩余排放量在北京绿色交易所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进行抵消,实现2021年度西安智能产业园区的碳中和,成为我国排名前列“零碳”物流园区。

点评:截至2021年底,京东产发已经完成排名前列批12座产业园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预计用3年的时间,搭建起1000兆瓦的光伏发电能力,为85%的京东智能产业园提供绿色能源。除西安“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之外,位于江苏的京东宿迁“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也在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及综合能源改造,计划在明年年初再落成一座碳中和示范园区。

绿色金融

我国绿色贷款存量规模居全球排名前列

3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文章表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排名前列。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万亿元。

2021年,人民银行推出两个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一个是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3个重点减碳领域的发展。另一个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的大规模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运用等7个领域。对于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一定比例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利率均为1.75%,是人民银行最优惠的利率。截至目前,人民银行通过两个工具分别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2308亿元、134亿元,其中碳减排贷款带动年度碳减排47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点评:绿色金融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的关键能力支撑,通过绿色金融引导资金流向开发资源、节约技术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引导企业注重绿色环保生产,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

广碳所:尽快建立统一的碳中和数据核算体系

3月12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对外正式发布2021年《碳中和实施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广碳所将聚焦外购电力及逸散型排放源的碳排放。报告聚焦分析国内各类碳中和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实施主体、核心要素等,基于不同场景的碳中和模式,分析了2021年实现碳中和认证的组织、活动和产品的具体情况。报告共采集到152个案例,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认证机构在碳中和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从而为未来更加标准化的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点评:我国碳中和认定和实施的指引性文件还存在较大少有,仅针对活动碳中和出台了部门规范性指引,同时碳中和盘查/核查与碳中和认定机构界限不明晰,核查、认证一把抓的现象突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碳中和实施的全过程标准建设,规范碳中和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碳中和行为数据可查证、可追溯。

绿色科技

全球首套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示范装置开车成功并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物理研究和珠海市福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全球首套1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在山东邹城工业园区开车成功,生产出符合国VI标准的清洁汽油产品。该技术在上海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评价专家组组长何鸣元主持评价会。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孙剑在会上代表研究团队作了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技术的研发历程。评价专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属世界首创,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点评:早在2017年该技术便进行立案研究,历经实验室小试、百克级单管评价试验、催化剂吨级放大制备、中试工艺包设计等过程,于2020年在山东邹城工业园区建设完成了千吨级中试装置。该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和氢的转化率达到95%,汽油在所有含碳产物中的选择性优于85%,显著降低了原料氢和二氧化碳的消耗,整体工艺能耗较低,生成的汽油产品环保清洁。经第三方检测,辛烷值超过90,馏程和组成均符合国VI标准。目前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生产成套技术,为后续万吨级工业装置的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色汽车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继续实施

3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坚定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扩大消费需求,改善供给质量,更好发挥消费对工业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加快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冰雪装备、智慧健康养老、超高清视频、安全应急等产业,引导和扩大信息消费。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推动国际物流降本增效,支持外贸企业扩大出口。

点评:现阶段,行业公认的汽车产业减碳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这一举措可以有效改善汽车使用环节的碳排放。相关数据显示,相对燃油车,新能源乘用车每年在使用阶段减少的碳排放约为1500万吨。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混合动力汽车为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784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64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

绿色国际

欧盟急推绿能措施以尽快摆脱对俄能源依赖

欧委会表示,新的地缘政治风险和能源市场现状要求欧盟大力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并提高欧洲的能源独立性,使其免受不可靠供应商和化石燃料供应不稳定的影响。根据方案,欧盟计划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增强欧盟能源系统的韧性。一方面,欧盟将通过增加从非俄罗斯供应方进口液化天然气及管道天然气,并增加生物甲烷和可再生氢的生产和进口,实现天然气供应多样化。另一方面,欧盟将通过提高能效、增加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以及解决基础设施瓶颈,加快减少家庭、建筑、工业和电力系统中化石燃料的使用。欧委会表示,按照这一计划,欧盟可逐步减少至少1550亿立方米的化石天然气使用,相当于2021年从俄罗斯进口的总量。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削减可在今年年底前实现,结束欧盟对单一供应国的过度依赖。

点评:俄罗斯是欧盟较大天然气和原油供应国,欧盟进口天然气中约40%、进口原油中约30%来自俄罗斯。欧洲频频陷入电力危机,其根源在于能源转型期存在结构性矛盾,高度依赖进口天然气。欧洲想要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替代气源多样化是一个方面,继续大力发展清洁绿色能源则是长远之计。

绿色曝光台

生态环境部公布四家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中碳能投等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2022年排名前列批突出环境问题)。

2021年10-12月,生态环境部组织31个工作组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以重点技术服务机构及其相关联的发电行业控排企业为切入点,围绕煤样采制、煤质化验、数据核验、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发现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机构存在篡改伪造检测报告,制作虚假煤样,报告结论失真失实等突出问题。一、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篡改伪造检测报告,授意指导制作虚假煤样等弄虚作假问题;二、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核查履职不到位,核查工作走过场问题;三、青岛希诺新能源有限公司核查程序不合规,核查结论明显失实问题;四、辽宁省东煤测试分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涉嫌编造虚假检测报告问题。

点评: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确保技术服务过程和结果真实、合规、公正,保障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是重中之重。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