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杰出人物志|张学冬:务实耕耘

优铺网 2019-05-16 10:56:5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梦想感是件顶重要的事,而中年人的梦想感和青年人的梦想感又略有不同,青年人的梦想里,激情更多一些,空谈也是时而有之,而中年人的梦想里,“踏实做事”基本就成了较重要的关键词,并贯穿始终。

今天是新年开工排名前列天,浓浓的节日氛围已经悄然淡去,但是,追梦者的步伐却从未停止。

从“小记者”到新京报传媒执行总裁,张学冬在众人眼中,是一个成功的追梦者。然而,在人前风光的背后,是用无数滴勤劳的汗水。

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努力,向成功的追梦者看齐。

中经联盟媒体俱乐部主席新京报传媒执行总裁张学冬

采访同样记者出身的新京报传媒执行总裁张学冬,让我略有一些兴奋,一方面,作为地产圈的知名媒体人,有机会与他进行业务交流,顺便听听他对职场新人的批评指正,机会难得;另一方面,作为职业背景相似的前辈,了解他的发展路径,并同时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借鉴,这也是我的一点私心。

务实,是我对张学冬的初印象。

“梦想是件好事情”

2003年加盟《新京报》的张学冬拥有媒体人较典型的发展路径:从一名地产记者做起,之后一路走来,历任《新京报》房产新闻部副主编、房地产事业部主任、新京报传媒副总裁等传统岗位,直至后来担任新京报传媒执行总裁,开始背负经营的压力,同时负责报社行业周刊的内容产出。入职新京报以来,就一直在这份媒体坚持做现在,张学冬的职业生涯走的“单一”而“专一”。

张学冬坦诚,这其中他也不间断的接到过各种工作邀约,但是一直不舍得离开《新京报》:一方面,记者的工作让做起来得心应手;另一方面,这家国内先进的优秀媒体,聚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拥有强烈新闻理想的年轻人们,和他们在一起,你会持续不断的体会到做新闻和梦想实践的乐趣。

梦想感是件顶重要的事,而中年人的梦想感和青年人的梦想感又略有不同,青年人的梦想里,激情更多一些,空谈也是时而有之,而中年人的梦想里,“踏实做事”基本就成了较重要的关键词,并贯穿始终。

于是,“务实”的张学冬在自己加入《新京报》的第15个年头里,报社开始了新媒体化改革,他希望抓住由新技术带来的媒体风口,也希望基于传统纸媒多年来扎实做新闻的深厚积淀,在新媒体领域形成更大的影响力。于自己的内容团队,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的记者要不仅能够写的了稿,做的了策划,而且要能够拍的了短视频”,他希望自己的记者都成为全能型人才,也希望基于团队的合力,共同推动变革的实现。

“做事者”张学冬把这次新媒体的改革称为“二次创业”。他说,此前加盟《新京报》的时候,资历和能力尚浅,虽然是较早入职新京报的员工,但当时只需按照报社的安排做好记者工作即可。而今,能有机会在这个自己热爱的平台上,亲自参与并牵头做一些事情,来对它做出改变,这很有价值也很让人兴奋。

张学冬对这次新京报新媒体改革充满激情和期望,“如果有一天能够做到上市,那就是极好的了”,张学冬说。

“旁观者”与“参与者”

行业属性的限制,更多时候,媒体人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行业的进程中来,他们或针砭时弊对行业事件给出建议,或只是客观报道事实真相,似乎未真切的参与到这些正在发生的事实中去,相比企业一线的从业人员,这种“冷眼旁观者”的角色是否会显得地位略轻?

就此,张学冬给出了他的意见,通常会有四股力量同时作用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一种,自然是扎扎实实工作在行业一线的企业从业者,他们用实际业务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另一种,则该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以及市场行为的规范者,他们让整个市场的参与者都在合理的框架下运行,这一角色通常由政府和相关决策机构扮演;第三种,应该是坚守客观报道、监督企业和行业发展进程的媒体人,在他们的笔尖下,我们得以共享行业内有价值的信息,也让不合规的东西见诸光下;第四种,是孜孜不倦提供数据支撑的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他们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上的借鉴,这四种力量应该是彼此并行,不分伯仲。

作为第三股力量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多年来,《新京报》也在以实际报道践行者行业较客观的“旁观者”的角色:排名前列时间通报行业动态、监督行业进程,批评性报道坚实有力、媒体时评针砭时弊,不哗众取宠,不跟风,不以噱头事件来博人眼球,多年来,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新京报》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口碑为证,作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近年来,《新京报》行业周刊一些恰到好处的拿捏了行业“参与者”和“旁观者”之间的尺度,是不折不扣的推动行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多面体”

拥有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背景的张学冬思维理性,经济学固有的思维逻辑贯穿了他行为方式的始终。他很爱看书,闲下来的时间几乎都愿意交给书籍,经济学和历史类的书籍是他的较爱,甚至他会为了了解时下较新的东西,而把近期书单排行榜上颇有价值的书籍全部买下,读书能让人充实,得到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在他身上得到了较优质的体现。

张学冬做事习惯于提前规划,并按照既定的章程一步一步来,这像极了目的性很强的狮子座,然而他竟是直爽的白羊座。作为分管新京报行业周刊采编,同时也要负责经营的人,张学冬觉得自己有时候是分裂的。他说有时候也有妥协,但他认为妥协的前提是企业不要作恶。

背负经营压力以来的生活与之前做记者的日子完全不同,记者只需要对自己的选题和稿件负责,而作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却要对整体业绩负全责。每天一连串未完成的业绩数字扑面而来,时刻提醒你时间紧迫,脚步不能停下来,张学冬说他也会焦虑,但是这种情绪尚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作为踏实做事的人,他更希望尽快找出解决办法切实摆脱困境,而并非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实在不行就找几个好朋友喝顿酒,醒来就该干什么事情就接着干什么事情。

那么作为媒体行业的前辈,张学冬眼里的好的行业记者又该是怎样的标准?他总结了五点以作为回答:首先专业性,这应该是好记者的排名前列标准,好的记者通常角度独特、视角犀利,可以充当行业内的专家;职业性,这该是好记者的第二条标准,好的报道不能受外力影响,也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和情绪;第三,则该是足够的吃苦耐劳精神,好的记者通常会有很多特别,而拿到特别则颇费一番功夫;第四,广泛的业源,值得信任的好记者才能够总是拿到排名前列手的资料;另外,足够的创新能力也是好记者不可或缺的技能,好的记者要不仅会做新闻、做深度、甚至还要会做特写,要敢于创新自己的写作方式,五个要素,缺一不可。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