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贷要「降价」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新房新消息:
大兴西红门新房元启调规以后有了大阳台,加量不加价,戳小程序可以直接看下新户型图元启;后台回复「元启」看最新样板间图!
哈喽大家好,我是血拼哥!
最近广州楼市蹦跶的欢,一会全面取消限购,一会宣布全面推进存量房贷“商转公”,
劲爆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看的同为一线的北京直翻白眼🙄:
哪那么多戏呢?都是一线,你咋就这么显眼呢?
接下来就是一句发自灵魂的拷问:
北京有商转公的可能吗?
小声蛐蛐:就说多少买老破小的朋友都在巴望着吧……
今天咱就说说,作为一线的先行者,广州这一些列的举措,到底是他自己的事,还是有示范作用(北京先观望效果?)!
01
广州这份《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并非毫无门槛。
仔细研读条款,你会发现这是一次精准调控的放水。
1、申请条件严苛:需在广州缴存公积金满60个月以上,原商贷已放款5年以上,申请前24个月无逾期记录。更关键的是,贷款房屋必须是家庭在广州的唯一住房,且在全国范围内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
对符合条件者,利率红利立竿见影。
当前广州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仅2.6,而首套房存量商贷利率普遍在3.2%左右,相差60个基点。
翻译一下:
以100万元贷款余额、20年期限计算,月供可减少约350元,总利息节省超8万元。
2、广州选择此时推出商转公,背后是市场需求的精准判断。
2025年上半年,广州二手住宅成交56613套,同比上涨13%,但网签均价27390元/㎡,同比下跌4%。
市场仍处于以价换量阶段。
这时候,商转公被纳入广州“一城一策”工具箱,有利于减轻利息负担,刺激二手房市场继续以价换量。
3、“当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贷款;达到90%及以上时暂停。”克而瑞广佛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点出政策关键,“这侧面说明了目前公积金贷款额度有盈余的事实。”
02
“商转公”,
广州并非首个“吃螃蟹”的一线城市。此前,深圳已在2024年落地商转公政策。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多城启动商转公,包括成都、重庆、郑州等二线城市。
这股浪潮背后是中央政策导向的转变。
2024年四季度起,国家层面推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政策组合拳。
其中“四个降低”直指购房成本:降公积金贷款利率、降首付比例、降存量贷款利率、降换购税费负担。
2025年政策延续这一思路。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但政策落地呈现鲜明的地方特色。
1、2025年一季度,北京楼市呈现“地狱模式”的两极分化:
海淀功德寺双盘开盘1分钟销售额突破150亿,但25年一季度全市有216个项目网签量不足10套。
TOP10新房吃掉全市30.73%的购买力,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这种分化在价格上同样明显。
当前北京二手房挂牌均价4.32万/平,较去年同期下跌超16%。但核心区域豪宅价格依然坚挺,甚至出现量价齐升。
海淀树村圆明天颂二手房入市甚至挂出16万/平的高价。
你说北京市场只有豪宅有购买力吧,也不是。
7月5日,通州八里桥朝棠揽阅售楼处样板间开放,700余组到访,售楼处堵得水泄不通;
6月28日石景山璟悦长安开盘当天劲销217套,网签应该也有150套左右。
刚需刚改新房卖的也不错啊。
综上,北京楼市的结构性矛盾让政策制定者更为谨慎。
生怕“商转公”进一步加剧市场分化——核心区高收入群体更易满足公积金缴存条件,而多集中在非城六区的刚需反而难以受益。
2、北京公积金资金压力可能也是隐忧。
广州明确要求个贷率低于75% 时才启动商转公。2024年广州公积金结息44.72亿元,缴存余额3058.97亿元,同比增长6.25%。结合克而瑞分析,当前广州公积金贷款额度有盈余,满足启动条件。
且广州2024年提取额虽然占缴存额比例高达86.30%(接近90%警戒线),但通过严苛申请条件(如缴存满5年、唯一住房等)控制资金流出风险。
对比看,北京缺乏公开个贷率等数据,不过北京公积金管理中心曾明确表示,因“个人贷款率保持高位”,商转公业务“当前没有打开可能性”。
2025年北京公积金结息利率维持在1.5%,显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0.95%),虽然年度结息规模未公布。但这一设计凸显其资金更多配置于存款端而非贷款端,侧面反映贷款需求饱和或资金充裕度不足。
北京自90年代起已开展公积金贷款,存量贷款规模大,且从未试点商转公,与深圳、广州的“后发优势”不同。
03
在广州征求意见稿中,最值得玩味的一条是:需“已获得原商业贷款银行同意”。
这简单几个字,体现了对银行利益的妥协。
官方多次强调公积金制度“稳定性优势”,未提及贷款扩容计划。
这一点,在北京也许更为突出。
北京大型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极高(建行28.5%、工行26.7%),商转公将直接冲击其净息差(行业平均仅1.43%)。
商转公牵动多方利益神经,最直接的冲突点:
公积金中心怕池子干,银行怕利润减。
其实广州这次也算是背水一战了。
截至2024年底,广州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占当年缴存额的86.30%,逼近警戒线。“既要释放红利,又要防止挤兑”广州这个先行者,压力不小。
而北京甚至没有公布过启动商转公的核心条件——个贷率空间与资金盈余。
但从历史中我也也能推测一二,
北京公积金长期高位运行、银行利益绑定深、政策重心偏向保值而非扩贷,与广州的“资金充裕+消费刺激”导向形成本质差异。
所以除非未来个贷率显著下降,且银行让步,否则北京商转公可能性几乎为零。
商转公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精密的资源分配方程式。
这场利率博弈中,城市的基本面决定了政策的温度,而普通人的月供压力成了运算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变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