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搜狐焦点北京站 2025-03-25 15:33:2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如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行业,其并购重组聚焦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并购重组获取前沿技术、创新人才和市场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在重大资产重组中,国防军工、计算机、生物医药、汽车等…

2025年至今,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活动依旧保持着强烈的热度,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发布了并购重组消息。政策暖风也持续吹向并购重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为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然而,并购重组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以及企业价值评估。如何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正确的估值方法往往关系着重组定价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国有资本重组加速, 产业链整合成主旋律

在近期的并购重组市场中,国企身影频频出现,无疑成为了本轮“并购热潮”中的领军力量。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快速调整期,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而新兴产业也急需加速布局和拓展。国企通过积极参与并购重组,能够更好地契合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从而有力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

今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快速提升,对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国企改革背景下的重组并购,并非单纯为了扩大国有企业的规模和体量,其核心目的在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经济结构,进而强化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这样的改革,国有企业将更好地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与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从行业角度看,近期,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发布并购重组活动频繁。这不仅体现了市场对新兴行业企业的青睐,也蕴含了产业链整合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中国经济加速换挡、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宏观环境面临较大变化,上市公司有较强动力来调整自身业务类型及发展方向。企业可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完善产业矩阵,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如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行业,其并购重组聚焦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并购重组获取前沿技术、创新人才和市场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聚焦新质生产力, 2025年并购市场持续增温

2024年,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陆续出台,明确大力支持并购重组,由此带动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今年以来,政策暖风再度吹向并购重组。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并提出,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此举旨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

从地方层面看,自2024年底至今,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安徽、广东、四川等多地相继出台了支持企业并购的相关文件或政策举措,从发展目标、支持领域、资金来源、服务保障等方面对企业并购重组支持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证监会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披露并购重组交易2,131单。在重大资产重组中,国防军工、计算机、生物医药、汽车等行业并购活动呈现活跃态势,这与“并购六条”鼓励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的导向相吻合。纵观近期多地政策内容,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组支持举措的重点聚焦方向,进一步加速了企业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型升级。

仲量联行中国区评估咨询服务部总监熊建平表示:“并购重组作为重要资本运作方式,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和政策保障,预计2025年并购市场将持续增温。此外,还将有更多上市公司聚焦产业整合,积极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以此开拓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多元评估方法助力谋求并购最大价值

虽然并购重组为企业提供了迅速扩张资源、技术和市场渠道的机会,并能发挥出显著的协同效应。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挑战,资产评估以及企业价值评估便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等传统估值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价值。例如,成本法主要从资产重置的角度来考虑,市场法则是通过市场比较来确定价值,而收益法更注重企业未来的盈利潜力。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多重因素,将目标企业所处的经济周期、行业特点、未来现金流、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还有企业治理能力、行业地位等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纳入考量,力求评估的精准与全面。

对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行业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阶段特点较为鲜明,传统评估方法可能无法准确、科学地反映其真实的市场价值。例如,这些企业往往拥有大量的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但短期内可能无法实现盈利,这就给传统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评估方法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探索和应用创新的、更为适合的评估方法和模型,以确保并购重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