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老:给农民发退休金,你支持吗?

楼市相对论 2020-05-29 18:53:4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我们朴实的农民,勤劳而不富裕。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提出:建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这一提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农民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理应有一份基本养老金”。

与此同时,提案也被很多人争论,一部分网友秉持支持的态度,但是对建立农民退休制度推行难度抱有消极看法,认为议案实现时间会很漫长,无法解决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缺乏实际意义;另一部分网友则质疑“农民该不该享受退休工资的待遇?”

一种反对的声音是:认为农民拥有田地,可以依靠土地生活,而城里老人退休后就没工作了。另一种反对的声音是,农民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发放养老金的钱没有出处,因此不该有退休金。

该不该建立农民退休制度

笔者较近看到过这样一个标题,“为什么要给农民发退休金?如果‘农民=吃亏’,整个社会将于心不安”。

对于“该为农民建立退休制度吗?”这个话题,我的观点是,没有理由不应该。

农民的利益,需要被维护,农民这个大群体的保障问题一直都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有助于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奉献一辈子体力与汗水的农民,这些老人已然不能与新时代下的年轻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但他们有权与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晚年理应受到国家给予的基本保障。

然而,对于当下集中的几个争论点,我们试着一一做下解释。

排名前列点:“农民可以依靠土地生活。”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在中国农村,农民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谋生手段,“土地”是农民的根,但农民只是享受土地的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而土地需要耕种、产粮、售卖才能获得收益,当年迈老农失去劳动能力后,就无法从土地上再获得收入。

“虽有几亩田地为生,奈何年老白首?”

中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家,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依靠代际关系、财富积累支撑了家庭的养老模式。但在我国低生育率伴随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农村逐渐趋向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农村年轻人选择定居城镇或外出务工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子女有限的经济支持仍然不能满足对老人生活照料的需要。

农村老年人很真实的写照是,人到晚年为了不给儿女增添生活上更大的负担,60~75岁且身体条件允许的老人,都会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因为不干活,就没有收入。

第二点:“农民没有交养老金,因此不该享有退休金”。这些人可能忘了,农民交了几十年的公粮、农业税,几十年前,农民的职责就是缴纳粮食供应城市里的需求。

至于农民为何不能像城市一样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这并不是农民本身的问题,而是长期的城乡二元政策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因为中国在两个时期截然不同的人口政策,导致了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断裂带。然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老人,当养老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需求时,建立全民养老体系,就不该有阶级之分。对于反对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的那些人,城里人可以退休,为什么农民却不能老有所养?

农民养老金,有却太少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较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是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但是国家也专门为农村实施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

当进入新世纪,随着农业补贴工业的结束,各项惠农补贴也开始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2009年以来开始推出新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对于绝大多数农村群体来讲,那么实际上他们才得以有机会去参加新农村合作养老保险,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也才有了农村养老金一说。

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新农保参保人员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8个档次。参保人员可以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以前养老保险的缴费政策是45岁以后的农民在60岁之前可以一次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2020年在政策上的调整为,补缴政策从2021年开始取消,也就是说45岁以后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农民朋友,将不能领取到养老金。

新农保一个较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对于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可以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基础养老金。

目前中央补助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70元/人/月,各地区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财力实际情况上调。比如浙江湖州的基础养老金就上调到了150元/人/月。

实际上,现在向农民发放的基础养老金其实已经具备一定的退休金性质,只不过现在这笔钱太少,根本不足以支撑农民养老。

国家也考虑到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农民生活情况,从今年(2020)国家还开始在农村实行贷款养老,经济条件差的农民可以申请低息贷款缴纳养老金。

但是,现在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不等同于农民退休制度

现在农民能享受到的农村养老金待遇,在今天来看实在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并不足以保证农民退休以后的实际养老生活。即便如此,国家的这份关爱却已经让农民感到很知足与感恩。

“土地养老”能否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即使有了农村的新农合,但因为经济等原因,仍然有一部农民甚至连较低档都交不上,也有一些人因为费用涨了而选择断缴的情况。

新时代下,传统家庭养老已然无法支撑农村养老需求,所以,也有专家带来一份农村养老以“土地换保障”的提案,改革养老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建议,在农村实行土地养老,农民可与政府签署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协议,政府分期支付老人补偿资金,宅基地在农民去世后收回,参照“以房养老”模式推行“以地养老”。

刘红宇表示:农村老人由于储蓄有限,养老金制度建立较晚,保障水平较低,使得利用劳作获取收入,成了很多农村老人的现实选择和主要收入来源,她认为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财产权利,也就是“以地养老”。

由农村居民与政府签署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协议,在考虑未来土地增值因素后确定补偿资金,由政府分期支付,农村居民在世期间宅基地和地上房屋仍然归其使用,去世后由政府收回,既让农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政府也可以通过回收的建设用地和指标在土地市场上进行交易获取资金,形成闭环。

同时建议:“在农村养老‘土地换保障’项目中,应当研究设定适当的退出机制,充分尊重农村老人在养老方式上自由选择‘土地换保障’或‘子女来赡养’,做到‘公平有偿,来去自由’。”

当下,农民养老制度如果能全面实施起来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难度大、困难多,要想解决当下亟需解决的农民养老问题,这个建议似乎是一个极具有突破意义的方案,破解了农村养老难题。

对于“土地养老”这个建议,你怎么看?

反哺农民,理固当然

交过公粮的爷爷奶奶老了。

我们朴实的农民,勤劳却不富裕。

交公粮,指的是农民将所种收获的粮食,按标准无偿交给国家。

公粮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也叫农业税,全国的平均税率规定为常年产量的15.5%。

据史料记载,对农业征税有2600多年历史,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直到2006年我国取消农业税。

几十年前,农民的职责就是缴纳粮食供应城市里的需求。而我们朴实的农民认为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进入新世纪,随着农业补贴工业的结束,各项惠农补贴已然开始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

当我们在见证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我们不能忘记这是几代农民堆砌起来的强实基础。

——一直以来,农民才是我们的脊梁!

——当年城市户口和农业户口,可能是历史上较残酷的身份制之一!

——我们不能再对不起农民!

整个社会既然享受到了农民的恩惠,就应该多创造条件、多施展回报反哺他们、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有理由要把更多的关爱,投向老年的农民,保障农民晚年生活,让他们也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幸福起来。

对于农民的反哺,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议案的提出,实施起来难免会有很大的难度与现实矛盾,我们不求马上实施,但是全社会一定要关注到“农民的退休养老问题”。因为他们真的很需要被我们关爱。

交公粮的回忆:

那时候,对于交公粮有很多土办法,比如我们那,不交公粮的孩子不让去教室上课了,想进去需要拿到村委会的证明还要有公章,证明公粮已交清,这一点记忆特别深刻,因为还有奖励,哪一家交的较积极,响应的较快,孩子可以得到一支钢笔,在那个时候,能用到一支钢笔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且还是因为响应老师号召较快的荣誉?基本上不交公粮,和交的比较慢的话,都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较起码当初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一度认为交公粮的天经地义的,要不然国家怎么有钱啊。(此处文字来自@关于冬天的一些事儿)

以上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