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海都市圈:可能深刻影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推进的新力量

焦点快新闻 2019-03-25 16:07:2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3月5日,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这是继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1月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讲话中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再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3月5日,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这是继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1月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讲话中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再一次被重点提及。

一个明确的结论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有很大概率将在今年年内出台。而这样一个政策文本的问世,将为长三角区域尤其是上海这样一个高级城市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奠定基础和方向。显而易见,结合2月已经出台的《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建设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核心举措。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较前沿,上海始终勇立改革开放的潮头。排名前列个高级新区、排名前列个自贸区等等,上海一直是改革开放历程中被寄予厚望的试验田。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又一大高级湾区,那么上海都市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继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之后的又一大高级都市圈。无论是从空间圈层构建、产业分工布局还是要素与人口的流动,目前的上海都市圈都是国内现阶段基础较优越、发展较良性且前景较广阔的区域经济体,也是中国较成熟的都市圈之一。

而如今,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的都市圈发展建设走上了新一轮快车道,这不仅对于长三角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东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战略价值。未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之一是进行全面的提升和整合,打造高级都市圈,并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引擎。

根据较新版本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即“上海2035”,其规划蓝图是形成“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和“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城乡体系。从长三角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的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级城市群。

上海依托其自身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已经与包括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在内的周边城市形成一定程度的协调发展。但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是,上海都市圈乃至整个长三角区域都存在产业发展趋同且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而如何在长三角整个区域内尤其是上海都市圈内进一步做好产业分工与城市功能互补将是未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方塘智库长久以来一直认为,产业新城是实现城镇区域协调发展和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之一,产业新城也是长三角区域和上海都市圈构建合理空间结构、实现合理产业分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的有效手段(产业新城之于都市圈的意义和作用详见“产业新城在都市圈发展中的角色扮演与价值分析”一文,这里不再赘述)。那么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长三角区域和上海都市圈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区域经济体之中,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产业新城案例对于上海都市圈产生的作用才是印证理论的重要实践。比如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南部嘉善产业新城。

2013年4月,嘉善县人民政府与国内先进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始打造嘉善产业新城。嘉善产业新城所在区域,有着水乡的生态底板,但是很多农田、水塘、荒地,缺乏基础设施配套。但是,周边交通网络发达,1 小时交通圈覆盖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大城市。正好处于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两大核心都市圈交汇之地,区位优势极为明显。

在创建初期,嘉善产业新城就得到麦肯锡、AECOM、华高莱斯等多家国内外先进的顾问及规划机构量身定制城市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概念性规划,确立了“全球创新城市、宜游魅力水乡”的发展愿景,围绕科创新经济,聚焦打造科技研发、软件信息、影视传媒、商贸服务四大产业集群。科创生态正在形成,创新人才及创新创业平台初步汇聚。在充分发挥自身产业聚合优势的前提下,嘉善产业新城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为企业入驻和居民生活打造坚实的保障。

在核心的产业打造层面,排名前列,以科技研发平台为抓手,导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智能制造技术成果,主动吸纳上海的创新创业资源,以优质的创新环境引入人才,导入项目,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打造沪嘉杭科创走廊枢纽城。第二,聚焦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业,集聚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新兴信息技术服务等智力密集型服务业,加快形成与上海契合互动的配套服务产业集群,打造西南上海创新服务新高地。第三,依托嘉善地缘区位优势,承接沪杭商务资源,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商贸服务、供应链服务,及营销中心、商贸结算等功能性总部经济,打造杭州湾区商贸服务产业港。

5年来,嘉善产业新城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建设项目超100个,签约企业超160家,招商引资额超360亿元,营业收入超100亿元,贡献了88.4亿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8%),孵化了超过30个科研项目,有效带动了嘉善县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在我们看来,嘉善产业新城通过打造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产业,有效承接了上海非核心功能的疏解,并主动与上海实现了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并在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中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在这个过程中,上海身为创新中心不断有新技术涌现,新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兴起,这就使得都市圈内不断有中心城市和各个圈层的外围城市之间出现动态的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和产业配套,这样也就形成了一种有先后次序的价值链环节配套。这种都市圈中的产业动态转移,可以实现相互间的动态产业协同效应和价值链协同效应。

这要求作为外围的城市要能够发挥承接作用,正如上海和嘉善产业新城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嘉善产业新城本身也具有创新平台作用,基于目前的产业集聚基础,以及未来新的发展可能,对新的背景下所展开的上海都市圈的发展,还将发挥更具想象空间作用,比如,能否对上海都市圈的整体产业机构调整和空间布局进行反哺式作用——现如今,嘉善产业新城已经成为上海的产业配套平台,在上海都市圈的整体产业分工布局中承担着重要节点作用。

另外,嘉善产业新城在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克鲁格曼“中心——外围”理论中的“外围”圈层城市作用,其较大的体现就是嘉善产业新城依托自身的资源配置平台属性,发挥着“反磁力中心”体系节点城市作用。 

在我们看来,嘉善产业新城自成立以来,通过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基本上实现了与上海和杭州等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的无缝衔接,并且在打造的产业集群和城市设施及公共服务层面不断吸引着人才和人口的聚集,在上海这个中心城市极化效应已经开始下降的今天,极大缓解了上海的大城市病。

未来,在包括上海都市圈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等多元背景下,嘉善产业新城将迎来新的价值重估,无论是对嘉兴政府还是华夏幸福,在继续做好本地区的产业集聚的同时,还可以更加重视嘉善产业新城战略平台价值的发挥。在嘉兴市所提出的打造高能级城市平台、高能级国际产业合作平台、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高能级开放平台、高能级国家生态湿地公园、高能级区域交通枢纽、高能级文化高地、高能级营商环境这八大方面,嘉善产业新城都应谋求发挥更大的作用和话语权,不断延伸其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和服务链条,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上海都市圈发展建设中去,这既是嘉善产业新城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获得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和路径。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从企业发展和行业研究的角度看,嘉善产业新城作为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在长三角区域的标杆项目,其与该区域其他项目之间将会如何互动与联动,其项目本身将为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在该区域的异地复制提供哪些经验。可以肯定的是,对上海都市圈的发展而言,在该区域肯定不会只有一个产业新城,无论是从该区域的产业集聚和转型来看,还是从都市圈内整体的城乡空间格局来看,产业新城的都是重要的增量产城平台,并可能是深刻影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推进的新力量。

文章来源:于一洋 方塘传媒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