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落户抢人,北京悄悄减量!甜头没有,谁行谁上...

京楼壹号 2022-07-07 09:55:0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同样被疫情席卷的上海呢,也复工复产一段时间了,但不同的是,这两天上海又突然放了个大招。目标明确,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

疫情中大家在猜,更大的救市会不会来;

疫情后各地松口,但北京终是等不来......

上周六北京健康宝核酸天数闹出了个小插曲,不少人出行计划被打断,我也在内。

本想着出去放放风一早起来3变4,哪也去不了了。

翻新闻看评论发现不少人和我一样,但人家是去工作办正事的,所以格外着急。

除了这个小插曲,北京这轮疫情其实已经平稳些了。

大部分企业复工复产,之前被居家的人也是重整衣装再次出发,一切一如既往没啥变化;

放松没来,救市没来。

同样被疫情席卷的上海呢,也复工复产一段时间了,但不同的是,这两天上海又突然放了个大招。

/1

上海高调“抢人”

上周上海落户新政横空出世,再次降低门槛。

在沪各研究所和各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外地“双一流”高校/学科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在沪“双一流”高校/学科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单位工作的,可直接落户。

另外,针对不满足直接落户的应届生,今年申请上海户籍的条件也有所放宽。

标准分不变仍为72分,但打分结构变化,用人单位可打7分比去年调高2分,给落户提供了一定宽松空间。

静默期过后,上海高调吸引人才。

由于老龄化比较严重,上海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到23.4%;疫情又迎来了两个月的城市停摆。

这个以金融、贸易为主要产业的超一线城市,需要更多的人才供给,来保持经济活力。

作为中国城市TOP2此前北京和上海落户难度有目共睹,但最近两年明显能感觉到这两个超大城市决策的不同。

上海高调开抢,北京坚持减量。

不少新上海人成功落“沪”,北漂快羡慕哭了。

虽然去年北京也放宽过落户,但指向性很明确主要针对优秀人才,幅度很小不及上海。

减量发展是近五年北京的核心战略。

首次提到是在2017年《北京城市总规》:宣布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

目标明确,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

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720平方公里以内,到2035年控制在3670平方公里左右。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现状2921平方公里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2

北京“减量”出成绩

前两天的党代会上,北京宣布成为全国排名前列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并亮出减量成绩单。

双控之一——在人口规模控制上,减量成绩显著。

8年时间城六区人口共下降191.4万人,比2014年下降15%。

单看去年,城六区人口1084.9万,与20年相比减少13.6万。

城六区不断缩量的同时,其他十区成人口增长主力;21年其他十区人口相比20年增长13.2万。

在内缩外扩的情况下,去年北京总常住人口依旧是负增长;21年北京总常住人口2188.6万,和20年相比减少0.4万。

同时,双控之二——建设规模成功瘦身。

北京一大批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中心有序退出;并拆除违法建设超2亿平方米,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10平方公里。

这其实就是常提起的非首都功能疏解。

粗略统计五年来,北京向外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近2000家、疏解区域性市场及物流中心约640个。

减量发展,顾名思义要减量,更要发展。

战略实施这几年,北京GDP增速不减。

2021北京GDP突破4万亿;

人均GDP达到183963元,位居全国31省市榜首,比上年增加16323元。

/3

减量背后深意是..

减量发展,很多人只看到人口数量控制、企业外迁的表象层面。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

“腾笼换鸟”,有限的优质资源提供给更高质效的使用方。

6月27日,北京又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

未来5年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要保持全国先进。

过去5年,北京GPD实现了2.8万亿到4万亿的增长,接下来要向5万亿迈进。

GDP继续上,用地只减不增,结果导向就是谁更牛批谁留下。

比如可以看到北京向外疏解的思路很明确,外迁的是制造业、物流这类企业;

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这类万亿级产值的留下。

这些高科技现代化产业,投入产出比高,更容易实现高利润率,其实也就是所谓的“高附加值产业”

北京城市中心面积有限,过去的模式是基本按照权力和关系分配土地,说白了关系户能进入核心区。

减量发展的意义,就是将这种模式扭转,依据“GDP亩产量”来分配资源,显然这也更适合大城市发展。

当然重点别放在“关系户”有没有马上被赶走上,我想体现的是减量的深层意义,提质增效。

说了这些大家应该对北京“人口外流”“企业外迁”的理解更深入,过去很多不明意义的事情也能融会贯通了。

GDP亩产要提高,所以必须要附加值更高的企业进来,层次更高的人才进来,这是提升利润率的关键。

通常我们会看人口走势去判断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比如人口负增长的区域一般发展都不乐观。

但这个评判标准放减量发展的北京显然不适用。

因此可以延伸到,有人常说的“人都走了,今后房子谁还要,房价肯定得掉”这类言论;

放在北京,当然也不适用。

减量发展对于那些“被迁出”的企业或人群来讲是不利的,这实实在在地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但是对于那些能继续留在北京或者将来有机会进来的高附加值企业,以及高层次人才来说是好事。

这意味着可以享受更多更优质的人均公共资源。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