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建筑邂逅人文,藏纳城市焕新力量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当城市与个人的生存空间极度疏离,就给艺术注入了无限生机,法国的“新浪潮”、柏林的1920年代,以及整个20世纪的纽约……毫无疑问,在当今的世界上,艺术与建筑的融合无疑更能使人们回归生活的本质,也是应运时代潮流而生的城市独特风景线,有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思想、新意。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升城市艺术品位,更在于能让人放松下来,去探寻城市的灵魂,与城市共鸣。
(美国纽约苏荷区实景图)
苏荷(SoHo),即South of Houston Street之英文缩写,是西方最重要的当代艺术重镇,它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是一个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居民人口约为6541人的社区。
苏荷 | 发展前期
苏荷艺术区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二战结束之后。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艺术家们作为“拓荒者”首先开始在苏荷承租废弃厂房居住,沃霍尔、劳森伯格、约翰斯这样的知名艺术家均是那里的排名前列代居民,纽约的艺术因此走在世界之巅,开始了现代艺术文化的“美国世纪”。
托马斯·斯特鲁特(Thomas Struth)拍摄,克劳斯比街,苏荷区,1978
苏荷 | 发展中期
20世纪60年代末,聚居在苏荷区的画家、雕塑家、舞蹈家、表演艺术家已经达到3000多人。1976年,苏荷区的画廊已经超过70家,80年代末,画廊超过了1000家。1978年,苏荷区常住人口8000多人,其中5000多是艺术家,其余的大多是艺术家的情人和孩子。一些画商也在那里设立画廊,一些现在较出名的画廊都曾是从苏荷区开始发展起来的。
西百老汇大街420号,1971
苏荷区除了容纳大批艺术家之外,还建立了替换空间(alternative space)给年轻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起,在纽约市的博物馆举办一次个人展览变得越来越困难。大量的年轻艺术家没有地方展示自己的作品,由各种基金会赞助的“替换空间”,不以营利为目的,凭借着苏荷区大量的厂房大空间,给新晋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个人作品的机会。在此过程中苏荷区在当时不仅仅是推广美国本土艺术家作品的中心,而且也是展出和销售欧洲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中心。
罗伯特·劳森伯格《床》(Bed) 1955
苏荷 | 发展后期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荷的画廊逾千,艺术家逾万,“新美术馆”及世界先进现代艺术馆“哥根汉姆下城分馆”先后落成,书肆、餐馆、咖啡座、时装店生意兴隆,一派文化气象,不少街道保留着19世纪鹅卵石地面,与现代城市面貌相映成趣。
苏荷如今已发展成集居住、商业和艺术为一身的一个完善的社区,被誉为“艺术家的天堂”。特色酒吧和高档时装店为邻,艺术画廊和个性化的家居装饰品店并肩,是雅客、时尚青年和游客都不愿放过的重要时尚商业区和旅游景点。这里世界最知名的品牌如香奈尔、路易威登等,早已登陆这块黄金区,但都无不一例外地被这里的个性和艺术所渗透。
曾经的铸铁建筑,宽阔的LOFT房子,大牌商店,商业气息与艺术气息在苏荷区水乳交融,就连最小的细节里都透着艺术范儿。
在重铸下的苏荷,随处可以感受到街头行为艺术,随处可以看见墙上造型夸张、色彩浓烈涂鸦,这里是美国soho,是从旧仓库里诞生的艺术圣地;是“艺术家的天堂”,这里寄托着每个人的梦想。
新光大中心 | 让城市更有温度
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丛林,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的城市温度,唯有诗与远方。
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因物理要素的高速发展,正呈现出文化与艺术层面的断层。如何让城市丛林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至于丢失温度?人类群居的城市亟需让科技、自然与人文、艺术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来丰富其内在肌理,而这也正是新光大中心综合体的构建之匙。
新光大中心,不断地尝试将更多国际智慧融入城市规划、设计、运营之中,探索科技、艺术、自然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生活工作空间。
新光大中心希望,未来有一天,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人们在鸟语花香中野餐、在商场中购物、在美术馆里冥思、在艺术空间中办公、在科技长廊里行走、在主题广场上运动……新光大中心不是一个贩卖物质商品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优质内容的发生地。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