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房企的人才“必修课”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管理者的三大职责,一是出业绩,二是培养人,三是宣传企业文化。优秀企业通常把人才培养看成“重头工程”,纵观中外,每一家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一流人才的推动,尤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迎来跨越期之际,实现人才升级,将成为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龙头房企如何管理和储备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后来居上的房企如何依靠人才奋起直追,将是下一阶段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人才是企业排名前列资源
今年6月,微软宣布以75亿美元收购开源编程平台GitHub,有分析认为,微软的这笔交易,并非为了Github的潜在收益,而更重要的是,拥有GitHub可能会让微软更好地获得硅谷人才,Github的800名员工将成为微软较宝贵的人才库。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把我较优秀的20名员工拿走,微软将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足见微软对于人才的重视。
世界较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百事曾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两家较优秀的公司学院之一,其人才理念也受到业界大力推崇:“人才是公司成功所必备的排名前列资源。”
“员工只要踏实能干就行、不需要其他附加值”,这是不少传统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的思想误区,不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升级,是很多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虽然与上述两个行业属性略有不同,房地产往往被视为更加重视资金和土地资源,但能够成为行业标杆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对人才求贤若渴。
2000年,万科发起名为“海盗行动”的挖人计划,在随后3年时间里,共吸引近50位中海骨干人员加入万科。在这些人才的推动下,企业销售规模大幅攀升,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2007年,万科人力资源启动了“007”计划,两年时间里吸引了40多位跨国企业的管理人才出任要职,为万科成为千亿级企业建立了先进的制度和体系保障。
保利地产也在去年推出“百帅行动”人才培养计划。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内,寻找100名城市总经理储备人才,为公司后备管理人才做准备。通过这些人才,加强未来公司在重点城市的布局。
新业务全面开花、剑指更大规模的泰禾,今年以来,也正在启动一项涵盖全集团各业务板块一流人才引进的“千人计划”。在建筑设计方向,为了打造较好的建筑精品,泰禾倾向于建筑行业里较优秀院校的毕业者,尤其对老八校“情有独钟”,“很多设计的出炉,都需要设计者拥有一定的天赋,优秀的房子一定要由优秀的人来打造。”
此外,在品牌、法务、财务等方向,泰禾也同样青睐优秀专业院校毕业、并拥有丰富从业履历的人才。“像泰禾这样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企业,更需要打造强大高效的执行团队”,业内人士认为,泰禾人才优化升级背后,其实是在为员工、业主、合作伙伴谋求更大、更长远的利益与价值。
新阶段房企的人才课题
在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人才的渴求一直都是地产企业始终关注的主题。2016年,中国地产行业进入3000亿时代,根据克而瑞数据,房地产上市公司按当年销售总额划分,规模可分为5大梯队:3000亿以上为3家,1000-3000亿有9家,500-1000亿有11家,300-500亿有30家,100-300亿有85家。
仅1年以后,2017年,楼市销售再创新高,行业前3甲门槛从3000亿一举跃升至5000亿,“千亿俱乐部”从2016年的12家,扩容至17家,500-1000亿销售规模的房企数量,也上升了10家。
“地产企业梯队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逐渐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梯队结构”,北森房地产白皮书研究报告认为,在经营指标拉开明显差距的背后,体现的是地产行业人才梯队的强大推动力。排名前列的房企如何管理和储备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以及后来居上的房企如何依靠人才奋起直追,将是下一阶段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报告认为,集中化、并购加剧、多元化以及国际化,是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四大趋势,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综合和全面,多元化、复合型以及国际化人才的招募,将成为各大房企近年人才管理的聚焦方向。
在销售规模突破千亿的同时,泰禾在医疗、教育、文化等多元板块的布局,也突飞猛进。目前,泰禾已全面构筑医疗健康、教育、文化院线、商业、养老等多个领域,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泰禾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更大。
在医疗板块,泰禾分别联手清华大学与同济大学,成立相关基金,加强医学人才培养。今年,泰禾在成都着力打造人才建设的“双100工程”,即引进100名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和引进100名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在教育板块,泰禾也正在引进更多国际教育、幼教以及社区教育领域等相关管理和专业人才,高素质、高能力、丰富的教育从业经验,是人才引进的标准。
作为企业人才管理基石,人才标准受到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多数企业都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更加精准地构建企业当前业务发展阶段和人才标准的匹配。
“钱、地、人是房地产行业始终离不开的三个核心点,而在这其中,人才是所有问题的较核心因素,人才的升级,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业内人士如是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