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房降价潮还在持续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开篇先跟大家同步下楼市热门小道消息:
🆕 最近北京市政府东边某村庄拆迁安置补偿1200万引发网友热议,补偿明显比前几年高了,这啥信号📶 回复【吃瓜】可以查看。
🆕 朱房村臻澐开盘一揽子优惠政策来了,据说开盘价格86~90折
‼️更多楼市消息,扫码进群!
!!加群,细聊!!
正文-
咱就是说,北京房价下跌还有个头吗?
2025年的北京新房市场,表面看是购房者的“捡漏天堂”。
5月数据显示,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降至58412元/㎡,环比猛跌10.2%。
朝阳区成为价格战重灾区:
朝青板块现房134㎡四居直降88万,打折房源跌破7.5万;崔各庄板块某盘117㎡户型,从2024年高点8.8万/㎡降至6.6万,每平米怒降2万元;李嘉诚旗下的御翠园项目,拿地成本低,血厚,高层均价也从9.8万腰斩至7万,别墅总价直降300万。
丰台区同样惨烈。西南三环豪宅145㎡户型单价直降1.2万;郭公庄地铁旁某盘109㎡户型,叠加优惠后单价仅8.3万,远低于9.2万的指导价。一街之隔的中海丰和叁号院,尽管定位高端,成交均价也仅8.7万/㎡。
丽泽商务区的豪宅也未能幸免。某项目开盘均价降至9.5万,小户型甚至跌破8万,而2022年该区域成交价普遍在10万以上。
郊区盘降价更触目惊心:昌平沙河某盘86㎡洋房325万甩卖,单价3.76万;门头沟一新盘从6万指导价跳水至4.5万;石景山某新盘甚至从开盘价将近8万狂泻至5.8万;房山更不用说了……
但降价并未换来成交量爆发。
5月新房仅成交3111套,环比再降6.9%。
开发商们发现,传统“以价换量”策略正在失效……
📈 01 卖不完,根本卖不完
当新房高举降价大旗抢客时,二手房市场正被汹涌的挂牌量淹没。
前端可见挂牌量已达**10.6万套**,若计入未显示房源,实际库存突破**14万套**历史峰值。更有中介透露,真实数字可能达到**15万套**。
价格防线全面松动。
曾经坚挺的核心城区首当其冲:
西城区均价环比跌**1.15%**至12.63万/㎡,
东城区跌**1.24%**至10.69万/㎡,
海淀区跌**1.15%**至9.78万/㎡。
平谷成为全市唯一上涨区域,但2.52万/㎡的基数难改大局。
令人困惑的是成交量与库存的背离。
5月二手住宅成交14277套,虽环比下降8.3%,同比仍涨6.7%。
一边是每月超万套成交,一边是库存持续攀升——
去化速度远追不上新增挂牌量,市场如同踩上跑步机,狂奔却停滞不前。
02 断裂的置换链
二手房堰塞湖形成的根源,在于北京楼市最核心的**置换链条正在断裂**。
这个曾让市场流畅运转的精密机器,如今齿轮卡死。
典型场景如海淀家长:为让孩子进入更好学区,需先卖掉现有住房,置换西城学区房。但当他们降价抛售原住房时,接盘者却迟迟不出现——因为潜在买家也被困在下游链条中。
“已签新房认购书,旧房却卖不掉”的困境正在蔓延。这部分人群最为焦虑:他们不是炒房客,而是真实的刚需改善群体。
置换链条断裂更引发连锁反应:卖旧买新的“连环单”比例骤降,市场流动性枯竭。据监测,2025年初北京二手房交易中连环单占比不足15%,较2021年高点下降超20个百分点。
03 恶性循环
市场陷入自我强化的死亡螺旋。
卖方恐慌踩踏与买方持币观望,形成负向循环。
卖房人心理防线崩溃:“早割肉早解脱”成为共识,500万房产先自砍50万挂牌,买家却等待更大折扣。
某昌平业主的经历极具代表性:3月挂牌420万,经历6次降价至368万,看房者仍寥寥无几。
坊间甚至有传言,绿中介挂牌有价格上限,超过了不给你显示。
买方陷入深度观望:“还会再跌吗?”成为看房标准开场白。
房贷利率虽降至**3.05%**的历史低点,但购房者更担心站岗——毕竟西城学区房一年跌去近百万的现实摆在眼前。
买卖双方的心理价差拉大到荒谬程度。
朝阳区某中介吐槽:“业主忍痛降20万,买家开口再砍50万,这谈判怎么继续?”
04 调控难度出奇的大
决策层并非无动于衷。2025年政策工具箱频繁开启:
- **金融端**:5月LPR双降,5年期以上利率降至**3.5%**;公积金同步下调
- **财税端**:北京对设备更新提供最高**2.5个百分点**贷款贴息,变相降低融资成本
- **供给端**:加速“好房子”建设,3米层高、多功能架空层渐成标配
- **存量消化**:南京等城推行“房票安置”,已去化6200多套库存
但除了926,似乎每一次收效甚微,对市场最直接的影响甚至是增加了二手房挂牌量。
像「好房子」新政出台,房企清一色开始建大面积豪宅产品,卷户型卷奢石卷会所,越来越少有新房项目驻足刚需产品。
但一个城市能买得起豪宅的人就那么多,你看现在去化好的,也都是那几个市场认可的板块,这些大批出现的新房未来如何去化可能也会成为不久以后的新问题。
更关键的是,政策未能修复市场信心。
2025年2月重点50城市场信心指数停留在-0.82,深陷低迷区间。
当“买房必赚”信仰崩塌,再低的利率也难唤回决心。
——————
北京西二旗某互联网公司高管张先生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后厂村路绵延的车流苦笑。
他挂售的望京三居室三个月降价80万,看房者却总在谈价环节消失。而海淀新购的学区房首付款缺口日益扩大。“本以为换房是蛙跳升级,现在却像高空走钢丝。”他手机弹出中介信息:“哥,又有新政策了,利率降到3%,要不...再降点价?”
市场何时解开这个死循环?
答案写在每个参与者的信心账单上——当人们相信房子不再是吞噬现金的黑洞,而是承载生活的容器时,这场危机才有转机。
如果你在考虑北京置业,如果你在犹豫不知道如何选择,扫码加小助理,一对一帮你捋顺需求,锁定最适合你的选择。PS,也许还能帮你省钱哦。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