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朱楼,宴宾客,30万单价顶豪牵连一段10年前权贵往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岁月流转,日复一日的庸常容易被看淡。时间能留下什么?有人缄默,也有人不断发问。
有人求索着时间的刻度,或许在建筑上隽永,也在色彩里鲜艳。
诸如,「桃花源」里的青瓦白墙,「北河沿甲柒拾柒」旁的朱墙金顶。它们所演绎的惊奇,本身就是一种不朽。
红砖,也正是这样,辉映在世界的舞台。
维多利亚时代的红砖,宣扬着工业文明的富足与骄傲。
哈佛学堂里的红砖,诉说着百年文脉的沉淀与威严。
北京「钓鱼台柒号院」的故事,就从这红砖说起。
长安街北,西三环内,玉渊潭公园苍翠旖旎。
葱郁掩映处,浩淼碧波畔,四栋赭红色建筑 “一”字排开,巍巍拔地起。
楼盘的外立面,则上演着一出交织中西的精彩。
西方的100万块三孔红砖飘洋过海,层叠高筑。
中国古典十二章纹,辅以浮尘与祥云,雕刻在古朴的石材上。原铜厚重,点缀在窗下、阳台、栏杆和扶手。
它们随时间流转,和红砖一起,映照着历史的变化。
走上「柒号院」的阳台,61万㎡玉渊潭湖景尽收眼底。
在缺水的北京城,临水而居已是一种较大的浪漫。
更遑论,还有国内较大的樱花园可赏,有北京排名前列高塔中央电视塔可观。
当然,不同层楼,景观有别。5层以上,显然可以坐享更广阔的景观。故而,开发商规定,5层以上,每层每㎡加价3000元。
也就是说,以400㎡来算,6层和5层同样的户型,总房价差价可达百万元以上。
大美共鉴,「柒号院」立足的这块地,名流咏过,史家载过。
“柳堤环抱,景气萧爽,沙禽水鸟多翔集其间”。
乾隆干脆御笔一挥,将其定位行宫,赐名「钓鱼台」。
你不一定知道钓鱼台,但你一定知道「钓鱼台国宾馆」。
隶属“中国外交部”、接待高级领导人超过1300余位、国内少有超星级酒店、武警部队守卫。这是一个被赋予了太多标签的地方。
钓鱼台国宾馆的大门静静伫立,门外游人如织,往来喧闹,少不了一番“打卡”、“拍照”。
但是,门里是什么样子?
游人禁足,迈进门儿的人是少数。你我都无从得知。
而「柒号院」,就正正落在钓鱼台国宾馆西侧。
毗邻金融街,北望中关村,云集党政军机关,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咫尺之遥......置身这样的区位里,特别的安全与私密,已无需赘言。
区域内最后一块军转民地块,更何况,这才是「柒号院」最神秘的吸引力。
一时间,「柒号院」的配套直接对标钓鱼台国宾馆。
因其未知,所以神秘。因其神秘,所以故事层出。
钓鱼台国宾馆如是,「柒号院」亦如是。
我们忍不住发问,这样的地段,谁有本事拿得下?
想必这方土地的招、拍、挂,一定刀光剑影、群雄逐鹿。
想必定然是位地产大亨,雷霆手段,声誉斐然。
那一年,京城的豪宅市场风云叱咤。
保利麾下的丽京花园,已然成为京城顶豪的标杆。
广州的星河湾进京赶考,高调登场。
银泰的柏悦居声名鹊起,睥睨繁华。
这块地,究竟花落谁家?
既定的轨道索然无趣,现实的有趣在于节外生枝的惊奇。
2006年,中赫一举拿下了这块地。
这一年,没有人知道中赫。藉藉无名的中赫,也才成立不到一周年。
中赫的横空出世,就是从「柒号院」的处女作开始。
而此后,中赫于2012年启动的万柳书院,又是如何经过46轮竞价和326轮回购面积的竞拍,击败融创、万科等众多对手,再次杀出重围,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柒号院」这块地,确实不是通过一般的招、拍、挂拿下的。
成立不到一年的中赫,能拿出怎样的筹码?
知情人士透露,开发商是从军方某下属单位手中以协议方式取得的。因前期付款速度极快,先付款后签合同。故而,才得以脱颖而出。
另外,收购还附了两大要件。其一,支付拆迁费。其二,代建另外11栋禁止任何人参观的低密度住宅。
先来算账。
时年,北京土地市场楼面价较高不到1万元/㎡。
业内人士估计,加上拆迁和代建,据估算该项目的成本不会超过4万元/㎡。
不管怎么说,中赫终归是通过协议方式拿的地,那可比招、拍、挂便宜得多。
那它的市价如何呢?
2009年开盘时,「柒号院」以7.28万元/㎡的均价,刷新京城最贵楼盘的纪录。
2011年,「柒号院」以一套30万元/㎡的售价、1000㎡的面积、3亿的成交额,再次刷新了北京最贵住宅纪录。
30万/㎡,定价直逼成本的8倍,这是一个足够醒目的数字。
为此,「柒号院」被新华社聚焦报道、质疑暴利。也曾被北京市住建委公开喊停、开出171万罚单。
一时间,舆论哗然。这大概就是排名前列座因为太贵,而被官方正式叫停的房子。
名利场上的“厚礼”“天价豪宅”,这个标签在被定义之初,就簇拥在熙熙攘攘的名利场。
云卷云舒里,人来人往,为功名、求利禄。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柒号院」在巨贾间流通,在名流中周转,倒也不乏这样一些故事。
重拳打虎的桥段里,「柒号院」是商人献上的厚礼。
一座豪宅,你可以说它很重。动辄上亿,这些标注的数字,就像一座山,似乎遥不可及。
一座豪宅,你也可以说它很轻。煊赫的朱楼,在一场晚宴中,流为一个拱手相赠的礼物,只求一个风轻云淡的“3字签名”。
这厢,有人挥一挥签字笔,就划过来了一套天价顶豪。
那厢,项目落地,民房拆迁。有人告别了住了大半辈子的家园,留不下一声唏嘘长叹。
从2006年项目启动,直到2015年,整整9年了。张勇(化名)一直拒绝领拆迁补偿款,住在亲戚家。
“我家100㎡左右,就给我26万,这个钱我怎么领?”
明与暗,不总是对立。它们就这样交织、叠合在一座「柒号院」,牵出人间百态。
一汪玉渊潭,仍旧碧色如洗。以它积淀了千年的气魄,观高起的朱楼,也看喧闹的市井。
那些兴衰过往,那些泪与歌,那些欣喜与嗟叹,映照在深潭,也只化作几片粼粼的微波。
大概往来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豪宅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