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周报】首支能源保供专项债券发行,伊利荣获国家科技二等奖

标准排名官号 2021-11-09 13:04:0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作者:董馨 绿色要闻 内蒙古2021年光伏建设规模在10GW左右,装机规模创历史之最 进入“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凭借独特的资源、政策等优势,光伏产业正阔步前进,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全产业链光伏大区。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一批光伏企业落地内蒙古,新特能源股份

作者:董馨

绿色要闻

内蒙古2021年光伏建设规模在10GW左右,装机规模创历史之最

进入“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凭借独特的资源、政策等优势,光伏产业正阔步前进,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全产业链光伏大区。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一批光伏企业落地内蒙古,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期投资80亿元的10万吨多晶硅材料项目、双良硅材料(包头)一期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预计将在年内投产,中来股份和国家电投在鄂尔多斯建设的光伏组件厂明年初可投产。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的文件,2021年新安排保障性并网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38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239.5万千瓦,7个光伏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185万千瓦、分布式整县推进11个旗县预计装机200万千瓦,加上火电灵活性改造、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特高压外送及两个一体化项目,保守预计,2021年内蒙古光伏建设规模在1000万千瓦左右,装机规模创历史之最。

点评:当前,内蒙古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光伏沙漠治理和采煤沉陷区治理为主的生态修复发展模式,未来三大沙漠、采煤沉陷区和戈壁是光伏项目建设也是重点区域。如此大规模的装机潜力,不仅推动内蒙古电力能源的绿色转型和生态修复,同时,光伏组件企业来此建厂,可以节约成本,也有利于占领更大的市场。进入“十四五”,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发展光伏全产业链的条件已经具备。

银行间市场首支能源保供专项债券成功发行

11月3日,由中国工商银行特别承销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亿元能源保供用途债券成功发行。这是中国银行间市场首支能源保供用途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能源生产供应,此举丰富了能源保供金融服务方式,为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积极贡献了金融力量。

点评:近期,工商银行迅速部署开展“保电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今冬明春能源保供金融服务,主动对接能源主管部门、重点保供企业,摸排具体金融需求,设计综合服务方案,协同推进业务合作。结合保供企业需求,工商银行排名前列时间会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出台能源保供用途专项债券相关支持政策,并高效完成条款设计、发行方案以及相关流程。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指导支持下,工商银行紧盯市场利率变化,抓住有利时间窗口,实现本笔债券顺利发行。

高级经开区鼓励“双碳”目标先行先试

11月2日,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在商务部召开的高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考核评价办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引导高级经开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高级经开区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方面先行先试,推动高级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序绿色转型。

点评:发挥高级经开区产业集聚优势,鼓励有条件的高级经开区推行产业链“链长制”,聚焦重点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引导东中西部地区高级经开区加强产业对接,深化产业链配套合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级经开区支持力度。落实好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签署的合作协议,加强合作项目对接,支持高级经开区及区内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绿色城市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50第7名:上海出台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发展方案

上海市《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近日印发。文件明确,统筹中央和市级财政资金,2025年年底前,市级财政按照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比例出资,统筹安排本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在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重点支持车辆示范应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人才引进及团队建设等。

同时,按照“总量控制”原则,除公交领域外,相关领域市级补贴(奖励)资金全部在统筹资金确定的规模中安排。上海市原则上按照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的比例安排市级财政资金,若中央财政奖励资金调整,上海市同等调整市级财政投入规模。

点评: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是上海具备发展先机和产业链优势的领域。经过多年发展,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国内较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和人才储备最丰富,但仍面临“汽车购置价格高、氢气价格高、加氢站布局少、应用场景少”等发展瓶颈,急需通过规模化应用加快突破。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50第7名:北京11部门印发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

11月1日,《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工作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本市能源运行特点,发挥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表率作用,大力倡导全民行动,以科技和专业服务为依托,以法律法规标准为保障,以石化、水泥、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压实属地、行业管理部门、用能单位三方责任,坚持循序渐进,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两年平均下降5%左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250万吨标准煤左右,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绿色北京建设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点评:要加强石化、水泥、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用能管理。对石化、水泥行业,要严控、压减年度能耗规模。对数据中心行业,主要是加强重点数据中心的电耗监测,对能效水平较低和违规数据中心的整改,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排查工作清退。对高耗能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改革政策。

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50第9名:广州南沙绿色金融论坛举行

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南沙正致力于营造优质绿色金融生态。

11月4日,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金融行业协会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主办的“气候投融资南沙在行动”广州南沙绿色金融论坛活动在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举行。

点评:南沙聚焦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积极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推动设立全国排名前列气候投融资特色支行、上线全国排名前列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落地全国首支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目前正在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气候投融资的“南沙模式”。

绿色地产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2名:万科集团拟分拆万物云至港交所上市

11月5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宣布,其拟分拆所属子公司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物云”)到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规模根据香港联交所关于较低流通比例的规定和万物云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本次发行的H股股数不高于万物云发行后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并授予承销商不超过上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

根据公告披露,截至该公告日,万科直接或间接合计持有万物云62.889%股权。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经审计),万物云的总资产为190.1亿元,总负债119.3亿元,所有者权益70.8亿元;2021年1-6月,万物云录得营业收入103.83亿元,营业利润10.43亿元。

点评:万科表示,目前万物云在住宅服务、商写服务、城市服务三方面均已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上市时机成熟,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下一步将提请股东大会审议。万科表示,如果此次分拆上市得以实现,将有助于突出公司在空间科技服务领域的发展优势,提高公司及万物云的持续运营能力,释放其内在价值,同时有利于公司向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转型发展。本次分拆上市后,公司仍将继续保持对万物云的控股权,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任何实质性不利影响,不影响公司独立上市地位。通过分拆上市,可以有效增强万物云的资本实力,并拥有独立的资本运作平台以及投资者基础,为其业务发展提供更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升万物云竞争优势。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6名:世茂房地产全年销售预计回款2000多亿元,为债务提供保障

11月5日,世茂集团就股债价格异动及“与陆家嘴信托谈延期”传言,于当日下午紧急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据参会投资者透露,被问及再融资安排及“极端情况下是否还能还债”的问题时,世茂相关负责人表示,(销售方面)应该能回2000多亿元,这个可能是对债务较好的保障。此外世茂还有一些优质资产,之前不舍得卖但是现在也在谈了,其优质的资产负债是很少的,基本上比方说卖100亿元可以回50亿元。

点评:目前最关键的还是金融机构的信心。世茂还有50亿~60亿元的发债额度,但发不出去,现在如果这些债务全都不能借新还旧还是压力非常大的。对于有哪些优秀资产可以卖,世茂称上海、北京,办公楼和酒店有很多,但现在还在谈价格,香港方面有200多亿元货值可以卖,目前主要是看价格问题。

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第15名:融创中国前10月合同销售5128亿元,同比增长14%

11月5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其2021年10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2021年10月,融创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09.8亿元,同比减少27.6%;合同销售面积约362.3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每平方米14070元,去年同期则为每平方米13820元。

截至2021年10月底,融创中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128亿元,同比增长14%,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3567.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每平方米14380元,去年同期每平方米则为13950元。

点评:据此前报道,10月9日,融创文旅集团与华住集团合资创立的永乐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宣布,融创文旅计划将旗下西双版纳、广州、成都等11个城市的22家酒店授权至永乐华住进行管理。10月29日,融创中国披露其累计出售约1863.9万股贝壳美国存托股票,相当于约5591.7万股贝壳A类普通股,总代价约为5.54亿美元,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融创中国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此外,11月1日公告,融创服务6.93亿元收购排名前列服务3.22亿股股份,占后者总股本32.22%。

绿色食品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11名:伊利股份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在京揭晓,伊利股份申报项目“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伊利的创新研发面向全球,目前已在亚洲、欧洲、大洋洲建立了创新中心,不断加强创新协同,着力构建“全球智慧链”,布设了一张涵盖全球先进研发机构的全球创新网络。2020年,伊利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位居国内乳品行业排名前列。截至2020年年底,伊利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申请总量在2020年世界乳业十强企业中排名第三。

创新为核、品质为基,伊利不断夯实企业发展的品质基础。在检测规程中,伊利在国标线基础上,提升50%的标准,制定了企标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又提升20%的标准,制定了内控线,层层设防,牢牢把关。伊利的检验标准和频次不仅高于国家标准,也高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很多国家的标准。

点评:伊利股份将以实力和担当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先进品质,承担起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品质和创新战略,做消费者的真爱粉丝,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梦想。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14名:贝莱德2.41亿港元增持蒙牛乳业,较新持股比例5.08%

11月5日,香港联交所较新资料显示,10月29日贝莱德增持蒙牛乳业492.9698万股,每股作价48.942港元,总金额约2.41亿港元。增持后贝莱德较新持股数量约为2.01亿股,较新持股比例为5.08%。

点评:招商证券预测蒙牛2021年三季度的业绩增长应与伊利三季度的业绩相近。预计鲜奶和酸奶销量会继续增长,后续蒙牛将提升高端产品占比,从而抵消原奶成本上升的影响。维持蒙牛乳业“买入”评级,目标价55.7港元。截至11月5日收盘,蒙牛乳业股价报48.75港元。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44名:安井食品宣布旗下产品涨价3%~10%

近日,“速冻食品排名前列股”安井食品宣布涨价。据公告显示,鉴于各原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为更好地向经销商、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对部分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菜肴及速冻米面制品的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进行上调,调价幅度为3%~10%不等,新价格自2021年11月1日起按各产品调价通知执行。

点评:今年前三个季度,安井食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84亿元、20.1亿元、22.03亿元,同比增长47.35%、27.68%、34.92%;净利润1.74亿元、1.74亿元、1.46亿元,同比增长97.83%、1.19%、22.44%;扣非后净利润1.56亿元、1.48亿元、7747.76万元,同比增长101.29%、-3.99%、-28.36%,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1.98%、8.14%,同比下降5.78、0.31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18.32%、8.14%,同比下降8.14、0.31个百分点。此外,安井食品还面临着存货的压力。根据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安井食品存货较上季度末增加5.17亿至23亿元,增幅29%,较上年末增加36%。

绿色股票

首创环保:筹划收购首创大气100%股权

日前,首创环保发布公告,公告显示,为提升公司在环保领域的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首创大气100%股权。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必要的决策和审批程序。截至公告披露日,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各方尚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具体交易方案仍在论证中。

点评:如能顺利完成本次收购,公司的产业链条将延伸至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综合竞争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成为“水、固、气、能”业务有机融合的综合环保产业平台,各个业态将充分融合,客户、资源、市场等协同效应明显,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思源电气拟与合伙企业共同增资电池公司

11月4日,思源电气发布公告,公司根据董事会授权董事长的审批权限,于近期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江苏思源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为了帮助电池公司业务发展,激励电池公司核心团队尽快实现业务目标,公司拟与尚待设立的以股权激励为目的的有限合伙企业共同对电池公司进行增资。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5000万元,持有增资后电池公司70%的股份,合伙企业以自有资金出资3000万元,持有增资后电池公司30%的股份。上述增资完成后,电池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亿元,仍为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

点评: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扶持,鼓励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应用,鼓励多元化的社会资源投资储能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储能市场需求。本次投资有助于思源电气进一步拓展新能源市场和储能市场。公司在储能领域,除了电池之外,已有了一定的技术和产品布局,电池作为储能领域的核心部件之一,目前亟需建立专业能力,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电池类产品与公司现有产品有着较大的区别,设立独立的法人公司来进行推动更为有利。

石大胜华拟10亿元在武汉投建锂电材料项目

11月1日,石大胜华发布公告,公司于2021年10月29日与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公司计划项目总投资不少于10亿元,建设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依据协议,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为石大胜华项目提供176亩(以实际挂牌出让面积为准)工业用地,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确保满足石大胜华项目安全设计以及建设需求条件,并对后续新建项目预留用地。

点评:本协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但对公司2021年度经营业绩不会构成重大影响;若后续合作顺利实施,预计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绿色金融

江苏“绿色金融30条”——协同发力,确保实现“双碳”目标

11月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就《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绿色金融发展情况。《意见》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江苏银保监局等13个部门单位共同起草,共10部分30条措施(简称“绿金30条”),旨在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和激励更多金融资源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点评:建设“美丽江苏”,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年来,江苏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激励体系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同时各地方实践也不断丰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江苏全省绿色信贷余额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9.4%,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为8.6%。今年1-9月,全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70亿元,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83.75亿元,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PPP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江苏已初步形成含绿色贷款、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其中“环保贷”“节水贷”等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与碳排放挂钩的金融产品也纷纷落地。

工行江西省分行绿色金融助推能源低碳转型

“十四五”开局之年,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聚焦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两大领域,着力提升信贷供给水平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引“金融活水”推动电力能源低碳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践行国有大行使命担当,助力江西地方经济快速、绿色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末,该行今年已先后向16家电力重点企业、20余个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累计发放清洁能源等绿色贷款120多亿元。

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产业向环保低碳转型升级尤为重要,其中发展太阳能光伏等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行江西省分行从信贷布局着手,实施“绿色金融升级行动”,采取“项目前期贷款+项目贷款+项目营运期贷款”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积极开展绿色债券(碳中和债)、补贴确权贷款、碳金融、供应链金融、市场化债转股等创新服务研究,助力江西构建信贷能源体系。目前,该行电力行业贷款余额超百亿元,其中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占比近60%,融资结构已实现由传统火力发电为主向新兴能源项目的转型。同时,通过金融助力通威“渔光互补”、国信“光伏车棚项目”等立体化新能源产业模式纷纷落户江西红土地,进一步丰富了江西省能源建设模式。

点评:近年来,江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今年前8个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但长期以来江西省电力供应火力发电占比较大。工行江西省分行立足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一方面持续加大省内客户新能源替代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目前该行较大合作企业——某大型电力集团江西电力公司新能源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已超过250MW,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了7.48个百分点。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45万吨。另一方面,借助工行系统优势积极助力央企入赣,今年已助推华电集团在赣排名前列新能源发电项目落户宜春,为华电集团新能源项目在赣布局、发展提供全力支持。工行江西省分行将持续紧紧围绕“双碳”目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以绿色金融描绘江西秀美画卷。

绿色科技

胜利油田页岩油勘探获突破,首批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

11月2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勘探取得多点突破,首批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初步测算该地区页岩油资源量达40亿吨以上,将成为我国东部增储建产的现实接替新领域。

截至10月底,胜利油田已完钻的4口页岩油探井,均获高产油流,其中,樊页平1井峰值日产油171吨,创国内页岩油单井日产较高纪录,展示了该地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标志着胜利油田页岩油实现商业产能的战略性突破。

此次油田开发的页岩油埋深都超过3000米,温度超过170℃,压力大,页岩储存空间比头发丝还细微;页岩油演化程度低、密度大、流动性差,开发难度大,给钻井、压裂等工艺技术带来了极大挑战。

为解决页岩油勘探开发难题,从“十二五”开始,胜利油田先后开展国家973、重大专项及中国石化等各层级页岩油攻关课题40多项。10多年来,创新建立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成藏富集模式,研发出页岩油突破目标优选评价技术,揭开了页岩油“藏身之地”真面目;研发形成以合成基钻井液体系为核心的优快钻井技术,在地下3300米以下使得水平段超2000米以上的水平井得以高效钻进;形成了多尺度组合缝网压裂技术,让页岩油在人工制造的数百条毫米级“高速公路”上流出,极大提升单井产能。

点评:目前,胜利油田正攻关发展更长水平段、多层、立体开发技术,创新应用“井工厂”模式,加快创建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高级开发示范区。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页岩油产能100万吨。

绿色汽车

比亚迪今年前10月卖出41.9万辆新能源车

11月3日晚,比亚迪发布2021年10月产销快报,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1万辆,同比增长249%。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0月,比亚迪产量为8.9万辆,同比增长87.65%;销量为8.99万辆,同比增长88.42%。

2021年1-10月,比亚迪累计产量为55万辆,同比增长73.7%;累计销量为54.3万辆,同比增长71.35%。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41.9万辆,同比增长212.03%。

点评:今年以来,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快速提升,目前销量已超越去年全年,而同时比亚迪燃油车销量在快速下滑,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比亚迪汽车主导。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引以为傲的产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热销,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销量也快速增长,甚至供不应求。数据显示,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仅次于宁德时代,是第三名中航锂电装车量的3倍左右,市占率达到16%。

绿色国际

超80个国家承诺到2030年将甲烷排放量减少30%

11月2日,据法新社消息,超80个国家于2日加入美国和欧盟的承诺,即在10年内将甲烷排放量减少30%。报道称,这是迄今为止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最重要的气候承诺。

点评:这一举措可能对全球供暖产生极大短期影响。此前, 100多个国家宣布同意在2030年前停止砍伐森林。

绿色曝光台

四川乐山节能审查不严被通报

近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其中,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四川时发现,乐山市存在陶瓷等行业盲目发展,监督管理缺失,项目节能审查把关不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规划建设管控不到位等多个严重问题。

督察发现,乐山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推进不力,夹江县陶瓷等行业盲目发展,未批先建问题突出。2019年以来,四川珠峰瓷业有限公司等10家陶瓷企业先后未批先建15条大板、岩板生产线,总产能达7350万平方米。大板、岩板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为每平方米7.0千克标准煤,远高于陶瓷砖的每平方米4.5千克标准煤。上述未批先建的15条大板、岩板生产线年设计综合能耗34.7万吨标准煤,导致夹江县陶瓷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强度大幅上升,2021年上半年夹江县规模以上陶瓷企业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长22.4%。

另外,乐山市“十四五”能源消费增量控制目标为381万吨标准煤。督察发现,乐山市已计划实施的32个重点用能工业项目共计新增能耗已经达到892.2万吨标准煤,超过设定目标1.34倍,其中已开工和建成的20个项目新增能耗就达到670.9万吨标准煤。

点评:节能审查办法要求,未按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通过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但督察发现,乐山市对严控“两高”项目上马认识不足、把关不严,在既未积极采取等量、减量替代等能耗控制措施,也未取得项目节能审查意见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未批先建问题突出。乐山市及夹江县、五通桥区等相关县(市、区)对遏制“两高”行业盲目发展重视不够,管控不力,放任有关企业未批先建问题长期存在,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