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回扣、货不对版、豪宅被睡......豪宅业主的漫漫维权路

上层建筑 2022-03-15 09:30:1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豪宅维权真相!希望每个买家都能绕“坑”而走

有人说,买房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爬不完的坑。

业主们在“一千零一个”坑里,过五关、斩六将。斗明白了中介,还有开发商。斗过了开发商,还有物业在不远处等你。

所谓是“一山放过一山拦”,何其艰辛一部买房史。

在购房市场的“修罗场”,买房者总显得有些被动。在“被割韭菜”这件事上,身家亿万的豪宅业主,也不是例外。

刚需的“韭菜”,被割一波,是十来万灰飞烟灭的痛;豪宅业主被割,那就是成百上千万不翼而飞的锥心之痛。

如果说,宇宙的尽头是房地产,那么房地产尽头的那些“坑”又将如何绕过?

250万中介费

火遍全网的“吃差价”风波

还记得去年那位购买“深圳湾1号”豪宅,被中介吃掉250万巨额差价的夏女士吗?

图源:微博

事件回顾:

2021年,深圳夏女士花了4150万购买了一套深圳湾1号的二手房,并支付33.2万元的中介费用。随后得知业主原本挂盘价仅3800万,最后实收3900万;而此前,中介告知她房屋挂盘价5000万,并在最后以4150万购置下该房屋。

对此,夏女士于2021年6月9日在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APP上进行了投诉,投诉内容为:中原地产隐瞒欺诈,恶意抬高房价,“吃差价”250万元

针对于这场“业主、开发商、中介”三方各执一词的购房维权案,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中原地产书面声明|图源:搜狐

有网友调侃:有钱人的“差价”,一差就是普通人的一生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房产中介不得收取除合法佣金以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吃差价”实质是不法房产中介采用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非法获利,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事件分析:

二手房包销”一向是房产市场的灰色地带,最终夏女士的差价有没有被追回,我们不得而知。

踩坑“黑中介”早已不是新鲜事,只不过这“坑”到了的豪宅资本市场,哀嚎声音自然就大了起来。

长期以来,房产中介的服务和收费猫腻,总会引发网友吐槽。

正常来说,中介作为居间服务提供者,其工作贯穿于信息发布、价格协商、房屋交易等整个环节

但在现实中,中介似乎更热衷于扮演信息“垄断者”,利用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开展经营活动。

比如,在房屋交易看涨的年份,中介可能采取“捂房惜售”的策略,故意保留优质房源信息,等到价格上涨后,再推出。

再如,为了促成交易,中介也会故意向潜在买家传达房源紧俏的信息,甚至发布虚假房源,目的只是为了让你前来咨询。

图源:百度图片

既然中介如此不靠谱,为何还总是有一些人通过他们买房子

主要原因其实是,靠谱的大机构服务费和佣金相对较高。同时,对于一些手续不全,想钻法律空子的购房者,黑中介会有很多流程“绿灯”。

购房者经验不足,一图省钱,二图方便,自然容易掉入“陷阱”。

有人会问,难道正规的中介机构就不会有“坑”吗

当然不是!

正常来说,足够规模的正规中介机构相对来说犯错成本高,大部分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铤而走险。

同时,在整个交易流程上相对透明,买房的时候可以有清晰的历史成交价比对。

“天价回扣”事件中,夏女士买的这套房子成交价4150万,而中介费加税费只有33.2万,连1%个点都不到,明显远低于市场价。可想而知,其中肯定存在猫腻。

更加重要的一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购房者一定要与房屋原业主及中介签订三方合同,有条件的一定要找专业的律师顾问。同时,房屋款项一定要做第三方资金监管,在过完户之后由银行把钱放给业主。

一句话总结:买房是大事,切莫贪图省心、省利,因小失大。

机关算尽的合同, “坑”在不言中

在北京,海淀是一个屡创豪宅销售奇迹的地方。

某均价直逼3000万/套的海淀豪宅,在2021年11月份开盘就官宣卖了60个亿,项目基本售罄。          

事件回顾:

可就是这样一个连样板间都懒得做的楼盘,亮相数日便收获万千拥趸,在楼市寒冬,开启了一场豪宅“热抢模式”。

可惜,前脚还在振臂高呼:“抢到了”的购房者,后脚,已经开始拉群维权了——

“宣传的时候,强调屋子里有西厨岛台,蒸烤箱一体机,结果合同里只字未提。”

“更过分的是衣帽间的柜子、玄关处的柜子、旭格的窗户、水龙头都没了……”

图源:知乎

开盘,就是开发商的“照妖镜”。

短短一周时间,就能被爆出“货不对板”?而项目的交付日期是在两年之后!两年会发生多少此类事件,细思极恐。

据悉,该项目是开发公司的排名前列高档住宅。如今,业主与开发商的关系闹成这个局面,品牌好感度肯定是凉了。

事件分析:

为何总价大几千万的房子,也能做到这么“坑”?答案藏在合同里。

大家都知道,购买精装房,一切的交付标准和物料选择都要一字不落地写在合同附件中,这是规矩。

现在合同签了,钱也交了,精装变简装,豪宅业主的脸都绿了。

图源:找法网

合同,玩的就是文字游戏。那么,既然要“玩”,就要提前了解规则,合理避雷。

合同里只要是写的“规划”,只要还没动工,就一定存在风险系数。

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一定要带录音笔,留存证据。不要觉得大开发商一定就靠谱,合同通读、看懂、有任何疑问当场提出。

如果合同有少有处,出了问题就是“霸王合同”,到时候真的是花钱买罪受。

“天价”物业, 为何“天坑”不断

先进豪宅的物业费,动辄30元/平方米/月。如果按300平方米算,豪宅业主每年在物业费的开销就要十几万。

价值决定价格。

昂贵的物业费背后,代表的是高端业主个性化的需求。

图源:百度图片

Y先生在全国主要城市都有房产,大部分是别墅类,还有少量的酒店式公寓。对于物业,Y先生对硬件的要求是“智能化”。

“我希望公共区域的设备能够智能化,比如身份识别仪器、社区 WIFI、社区 APP、云监控这些。”

L女士,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格外注重小朋友的生活质量。如果说Y先生在意的是硬件设备,L女士则需要物业提供“人性化”的软件服务。

她所在的社区物业,通常会为组织茶话会、品酒会等活动,既促进邻里关系,又无形中满足了圈层社交的需求。

“我家社区万圣节举办 trick or treat 活动,不过完全是业主自发行动,物业就是号召了一下,服装、装饰都没有准备。孩子也需要社交啊,平时物业很忽略这一点。”

如果物业公司做不到“在其职,谋其位”,姑且还能说道说道。但如果说,他们昧着良心欺骗业主,赚黑钱,那真的值得一句giao!

“电视剧女主为什么睡了我的床?”

试想一下,当你正津津有味地追着剧。你看着剧中人在一个漂亮的别墅里吃饭睡觉、摔摔打打。

突然觉得:诶?不对。女主睡的床和我的挺像。诶?不对不对。这房子也和我的挺像。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林女士身上。

图源:搜狐

事件回顾:

在杭工作、生活的林女士,5年前在老家买了一栋超级豪华的别墅,后来一直没回去住过。

林女士购买的是样板房。欧式装修风格,地上四层,总面积高达800平方米,地下则是200平的娱乐区,内含酒窖和收藏室。

在购买完别墅清点后,林女士就把钥匙交给了物业代为保管。

事件分析:

房主多年没回去,物业看到房子一直空着,便拿来出租或办公的新闻不在少数。

而击中痛点的是,物业本该是“服务者”,却翻身变“主人”,利用别人闲置房屋“借机生财”,无视业主权利。 

图源:微博

欧洲有句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该事件从民事角度来讲,物业未取得业主的授权,擅自出租业主房屋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这种情况下,业主可以要求物业管理人员返还租金并赔偿损失。

而从违法犯罪角度来讲,物业管理人员私自把业主房子出租,如果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并且采取欺骗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租房款,属于诈骗行为,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

为什么这些物业敢如此猖狂?

其实无非是有侥幸心理,以为房主不会发现,一旦被抓,物业一问三不知,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房主只能吃个哑巴亏。

把自家建案拱上云端,「匠心」打造你的特别豪宅。地产商的广告,就像一场大型PUA现场。

意向图|图源:百度图片

只要是在购房者掏钱之前,物业公司恨不得连星星都可以为你摘下。

或许购房者的钱袋不够深,但只要心中有了豪宅梦,哪怕踮踮脚、咬咬牙,也要向开发商兜家底,且甘之如饴。

本以为,整日被房子捆住手脚的人,都是那些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谁曾想,拥有千万豪宅入场券的他们,也在维权路上走了很远。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