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大事!楼市新一轮“去库存”,要来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两年,房地产行业处于深度调整之中。
房企震荡、成交收缩、房价普跌,让所有市场发展并不明朗。
从大来讲,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算上建筑业其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
往小来看,房子占中国多数家庭资产的六成以上。
这个行业与经济、消费、就业深度绑定,所以避免地产“硬着陆”一直是这两年奋斗的主要课题。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从2021年上面首次提出至今,已有两年左右时间。
如何盘活房地产,实现软着陆,近期三件大事,让方向逐渐清晰了...
NO.01
发展新模式 方向明确
关于新模式,去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一份《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
在11月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再度表示: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
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最终是实现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方向明确,动作立马跟进了。
2024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
从加强住房租赁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拓宽住房租赁市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强和完善住房租赁金融管理等方面推出17条举措,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意见》提出,支持住房租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要在大城市,围绕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支持各类主体新建、改建和运营长期租赁住房,盘活存量房屋,有效增加保障性和商业性租赁住房供应。
说白了就是鼓励国有/私营企业,新建或收购市场上卖不出去的商品房,用作租赁住房。
这样做,既能盘活存量,又能解决大城市青年住房问题。
这也是2024年加快房地产行业转型,推动租购并举制度的首个重要举措。
NO.02
城中村改造 撬动需求
同日,1月5日,广州市荔湾区以石围塘旧城改造项目为试点,开出了全市第一张房票。
这也是一线城市首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票。
这张房票凭证载明了房票类型、购房地址、票面金额、政策性奖励金额、使用/兑付期限等信息;
凭借房票,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可以购买“定点入库”的新建商品房源。
目前,“定点入库”名单包括荔湾发展集团、中海集团、珠江实业、力诚投资公司。
以房票安置,替换过去的“货币安置”,避免资金流出楼市;有效推动城中村改造,同时盘活新房市场。
除了广州,深圳在1月4日晚也发文,拟出新规推进城中村改造;
一方面,这一次深圳改造涉全市约40%的建筑面积,60%的居住人口;
另一方面,这一次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项目,经物业权利人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则可实施;此前要求是单一地块最低是双3/4,旧小区要双95%
更大规模,更低门槛,也意味着更容易撬动需求,需求多了市场也就活了。
NO.03
PSL重启 货币支持
那么以上动作,钱从哪来?
在1月3日晚,央妈突然向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增3500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
目测这次主要是投向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
也就是说钱有了。
并且,这次是单月投放历史规模第三高。上一次是2022年11月,PSL新增3675亿;最高一次是2014年12月新增3831亿
供给侧改革,方向明确,有政策支持;
城中村改造,新方式更易推进落实;
再加有货币支持;
一条解决居住问题、撬动需求、盘活市场的全新路数出来了。
新的模式下,先拖住底,然后让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