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吓唬买房人银行要停房贷了

楼市相对论 2021-01-27 09:53:3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误会了

1

这周楼市陆续传来消息:广州、深圳、上海多家银行暂停发放房贷,接着北京部分银行也表示房贷额度紧张,办理房贷要排队。

据新京报报道,深圳多家银行房贷额度紧张,广州要求银行控制房贷增速,上海大行出现1月额度用完现象。

北京情况要好很多,仅有部分银行额度紧张,业务排队。

一些银行没有房贷额度了。有人买房1~2个月了,都还未收到银行贷款。在这之前,银行基本上3-10天就能极速放贷。

现在房贷的确收紧了,但是还没有到全面停贷的地步,购房者不用太过担忧。

至于为什么银行暂停房贷是从一线城市开始,二三四线城市也会跟进吗?让我们来详细分析。

2

一线城市有银行暂停或推迟发放房贷,但不具有普遍性。

据公开报道,在广东:

招商银行广州和深圳分行暂停房贷,对外声称“节制接单”。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暂停按揭贷款。交通银行广州分行暂停房贷。广州工行额度紧张,放款时间较长。

此外,广东发布新政,银行个人按揭贷款被“双管控”。

1、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不能超过12.6%

2、每个月新增个人住房贷款额度不能超过2020年10月、11月、12月三个月的平均放款额度。

上海银行暂停房贷的报道不多,提到的有建行和工行。有趣的是,这两家银行都否认了暂停发放个人房贷。

根据看看新闻采访,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付捷确认“工行上海地区调整、叫停税费贷”,但是个人房贷正常发放。

建行上海分行回应:目前不存在房贷停贷情况,1月额度较去年有小幅增加,未来将继续执行差别化房贷政策。

北京大多数银行正常放贷,少部分银行出现额度紧张情况,影响也不大。

总的来看,确实有不少银行出现了房贷额度紧张,暂停个人房贷或延长发放时间的情况,但是不具有普遍性。

3

从宏观层面来说,这是房贷“两道红线”在发挥威力了。楼市信贷这件事,笔者之前详解过,参见:房贷“两道红线”来了,对楼市有何影响?

搜图

编辑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文《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即“两道红线”。

当这个政策出来,就有机构统计了踩线银行,大型银行和地方性银行都有。

个人住房贷款踩线的有: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成都银行、郑州银行和青岛银行。

因此,这些银行今年个人房贷发放节奏会慢一些,可能会出现延迟或暂停业务的情况。

一线城市曝出暂停房贷后,有人咨询西安的银行,当地建设银行、邮政银行、平安银行均表示正常放款,北京银行表示目前正常,但是额度太满,不排除有后续停贷的可能性。

“不排除有后续停贷的可能性”,这句话被拎出来放大解读,说西安的银行也会像北上广深一样暂停房贷了。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

银行暂停房贷较先发生在一线城市,是因为北上广深房产交易量大,并且市场行情好,新增房贷需求量大。

西安房价经历了2018-2020年的大涨之后,基本上站在高位了,房地产交易活跃性会有所降低。西安存量房贷较多,新增房贷额度需求不如一线城市旺盛,因此不会大量出现银行暂停房贷放款的情况。

市场是流动的,踩线银行控制的房贷额度,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流向那些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低,离踩线距离尚远的银行。

例如,西安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11.8%,离17.5%红线还有增长空间。

二三四线城市,就不用太担忧银行不会放个人房贷了。

不过,坏消息是房贷利率可能要升了。

以往银行提供优惠的房贷利率,争抢客户,如今银行珍惜房贷额度,挑选客户,并且不能扩大业务,大概率从提高房贷利率上,提高盈利。

据广东卫视报道,建设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从去年4.85%,上升到今年较低5.05%。

今年买房的人,要做好充分的资金准备,个人房贷较好避开踩线的银行。

据了解,因为银行放款慢,导致购房款未如期付清,购房者是不要承担责任的。

4

为什么是一线城市银行个人房贷额度紧张?

归根结底,还是一线城市较近楼市“太火了”!

这把火成功引起了央妈的注意,于是央妈就开始发挥“看不到的手”,来调节市场了。

据财联社报道,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巨量净回笼,导致资金明显收紧。市场人士分析,“央行短时间内收紧流动性,或有抑制价格过热的考虑”。

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股市火爆,北上广深部分区域楼市火爆,还是跟货币有关。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直接指出“有些领域的泡沫已经显现。”

这“有些领域”指向非常明显,所以一线城市银行率先扛起了“降火”大旗,导向性作用明显。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有一个过渡调整期,房贷“两道红线”在经历市场检验的时候,也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情况,完全没必要夸大说“全面暂停房贷”。

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政策修修补补调节适应市场才是常态。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