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级房企高管入职4年倒贴千万,地主家也难逃断粮之苦?

楼市相对论 2022-01-07 20:07: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房地产的瓜田,如火如荼。

传言成真。

房企高管一个接一个的跑路,楼市到底还有没有个好?

1.房企高管打工倒贴千万,“最惨打工人”实锤?

1月5日,阳光城发布公告,朱荣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执行董事长兼总裁职务,同时不再担任董事局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其他任何职务。目前,已由徐国宏接任其职位。

此前,朱荣斌在阳光城任职的四年半时间里,通过增持、获授期权、持股计划的方式累计持有阳光城股份2022万股,累计耗资1.36亿元。

目前朱荣斌手中还持有1175万股,以1月6日收盘价3.12元计算,折合市值3666万元,加上两次减持回笼的2700万元,合计6366万元。

与1.36亿元的投入本金相比,朱荣斌亏损约7000万元。 

此消息一出,瞬间引爆地产圈,房企高管“最惨打工人”的名号就此落地。

犹记得2017年8月在上海杨树浦阳光城总部大楼初见“双斌”时,那句“你只要有地,我就不差钱”“你只要有钱,我就不愁没地”的口头禅道出了这对“黄金搭档”各自在房地产界长袖善舞的领域。

他们用两年时间就把阳光城带入2000亿元规模,创造了阳光城的辉煌时刻。

而如今,阳光城正深处债务危机的泥潭中,曾将阳光城视为最后一站的朱荣斌,选择亏损近4000万元割肉离场。

朱荣斌在“阳光城集团总部群”中写下了告别感言。“长时间的纠结、博弈及挣扎,离职确是无奈。请大家理解。难忘过去几年,犹如一场大酒,豪情壮志,至酣至畅。醒来痛如刀绞,仍无怨无悔,无愧无惧。天命即至,夜黑路长。少年之心,向往光明。九死未悔,无问归途。”

不少网友除了吃瓜以外,还表示:今年的房地产瓜田够大,“宇宙房企”前联席总裁黯然离场,着实令人唏嘘,这次亿万富豪变千万富豪了。

2.吃瓜背后,折射出楼市究竟有多凉?

阳光城变成今天的局面,确实让人震惊。

即使是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阳光城依然实现了近30%的归母净利润增幅,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81元,合计分红15.66亿元,达到了30%的现金分红比例。

但到了2021年下半年,中国地产行业融资端和销售端市场急转直下,阳光城过往多年被规模增长所掩盖的风险快速暴露,直至陷入资金链紧张境地。

现如今一切资源调动、人事安排也都要服务于打赢这场战役。

有人说,“这是阳光城‘白银时代’的选择。”

倒不如直接说,阳光城选择“节衣缩食”活下去。

阳光城究竟何去何从我们不知道,但这背后呈现出最清晰的信号就是:频频暴雷的房企,凉到发抖的楼市,打出了2022房地产行业开年的一道惊雷。

日前,随着央行降准降息等一系列政策的实行,确实对于当下低迷的楼市有正向作用。

本来大家以为楼市寒冬的至暗时刻已然过去,但实则不然。

所谓的回暖向阳,还早着呢。

3.大变局时代,接下来怎么搞?

从楼市的大事件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少有的大变局时代,楼市的风云变幻,考验着每一家房地产企业。

如今,市场正经历着高处不胜寒的发展阶段,挑战日益严峻,“煎熬”与“前行”并存。

随着地产黄金时代结束,明星职业经理人的谢幕,也变得不再那么优质。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房企超过800名高管变动,集团高管离职超过300人。

万科、保利、旭辉、绿城、阳光城等房企,去年高管职务变动次数都超过了10次。

在可预见的未来,房企很难再像过去那样高增长。

融资难、还债难,公司前途未卜,这些高管们看清形势激流勇退,不失为识时务者。

朱荣斌的离开,或许只是个开始,但房企高管频繁变动的现象仍将持续。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还在于:房企在行业寒冬中能坚守本心,提升自身实力,抓住楼市机遇。

接下来,2022年楼市分化现象将会日益严重,虽然各地频频出台“限跌令”和出台“自救政策”,但楼市的反响依旧不尽如人意。

对于国家来说,“房住不炒”是最基本的,未来对楼市的精准调控、推进房地产税的试点落地才是重中之重。

而对于我们大众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关于能不能买房子,对此,还是要摆正心态,坚守“价值理论”,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楼市,房子能买就买,不能买别着急出手。

总而言之,无论楼市如何动荡波折,需要强调的是,房地产行业是国家发展宏观经济保持活力和韧性的关键性力量。

对于地产行业而言,能够穿越周期的企业才是基业长青的存在,长期主义与实力运营才是未来地产开发的常态,找准“春天新活法”,或许才是寒冬中的定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