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北京新房成交190套,11月累计成交1012套,环

北京美联物业 2019-11-08 17:45:2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一、市场动态: 11月7日北京新房成交190套,11月累计成交1012套,环比上月增加468.54%,同比去年减少36.43%;二手房成交521套,11月累计成交2104套,环比上月增加6088.24%,同比去年减少11.49%。 二、要闻简析: 房企融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北京昌平出台人才服务计

一、市场动态:

11月7日北京新房成交190套,11月累计成交1012套,环比上月增加468.54%,同比去年减少36.43%;二手房成交521套,11月累计成交2104套,环比上月增加6088.24%,同比去年减少11.49%。

二、要闻简析:

房企融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北京昌平出台人才服务计划 将建五千套共有产权、公共租赁住房; 北京挂牌石景山2宗商地、房山1宗宅地 起价近82亿

1、

2019年5月以来,融资渠道不断收紧,房企资金链承压不断加大,10月房企融资额更是降至年内较低水平。数据显示,10月,9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额为864.87亿元,环比下降24.5%,同比上升17.3%。专家预计,未来融资调控仍将收紧,房企海外融资发债意愿仍将保持积极,行业融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10月房企境内外融资均环比下降。具体来看,境内债权融资额442.25亿元,环比下降19.0%,同比下降13.3%;境外债权融资额355亿元,环比下降18.0%。此外,融资成本环比上升,10月融资成本为7.46%,环比上升0.97个百分点。其中,境外债券单月融资成本9.20%,环比上升2.36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境外发债成本较高的龙头房企如融创、旭辉等10月境外优先票据发行成本均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房企融资成本两极分化。

2、

北京昌平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未来科学城分中心、未来科学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于11月6日举行,仪式现场发布了《未来科学城人才服务行动计划》和《未来科学城知识产权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计划建成约3000套共有产权住房、约2000套公共租赁住房。  

根据规划,未来科学城项目从建设国际人才大厦、国际学校、国际医疗中心,打造居住、商业、文体休闲设施等6个方面。其中,近期重点解决交通、住房、商业配套等公共服务短板。  未来科学城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配套供给,加快未来科学城范围政策性住房建设,引进北师大、北京十一学校等教育资源承办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制定面向各层次人才的共有产权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保障体系。未来三年计划建成约3000套共有产权住房、约2000套公共租赁住房,4所名校办分校,构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区域发展环境。

3、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11月8日消息,石景山2宗商用地、房山1宗涉宅地正式挂牌出让,其中,石景山地块起价39.68亿,房山地块起价42亿,挂牌竞价起始时间为11月28日。    

房山地块位于北京房山区良乡镇,以"六通一平"形式供地。此外,本次出让房山地块“限房价限地价竞自持”,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35344元/平方米,且较高销售单价不得超过38878元/平方米。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近期频繁挂牌土地。10月31日,宣布计划挂牌出让2宗房山区宅地、1宗延庆区宅地,总起价65.08亿,总土地面积29.49万平方米;11月1日,宣布计划挂牌出让1宗海淀区商用地、1宗丰台区宅地,总土地面积14.52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还挂牌一宗石景山区宅地,同位于石景山区古城南街东侧(首钢园区东南区),起价51亿,土地面积6.1万平方米,建筑控制规模14.86万平方米。

三、

房企销售库存压力继续增大

在三季度受监测的20家房企中,存货去化周期为13.6个月,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8.7%,延续了去化周期上行趋势。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20家规模房企存货规模达29309.9亿元,环比增长8.4%,同比增长16.2%,同比增速较二季度回落,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此外,结合三季度房企融资端偏紧环境来看,超大房企在加速回款和融资成本及渠道上优势明显。从去化周期来看,三季度,超大、大型与中型房企存货去化周期均有所增加,分别为10.2、11.7和23.3个月,环比增长5.5%、19.7%和2.3%。

10月份29个重点城市供应、成交双双回落,市场正处于加速转冷的通道之中。数据显示,29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面积203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2%,同比下降26%。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15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8%,同比下降51%。二三线城市新增供应面积环比下跌40%,同比下跌23%。

临近年终的供应量或将迎来一波增长,但考虑到政策层面的因素,难有大规模、实质性的松动,信贷层面依旧偏紧,持续低迷的行情进一步加剧市场观望情绪,成交量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并不大。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