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会客厅|人口集聚效应下的城市产业经济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国家统计局指出,从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发现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虽然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从人口迁徙流动情况看,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人口的聚集效应带动了城市产业群的发展,尤其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这些以“群”为单位的城市产业发展规划,被越来越多地在国家发展战略及企业布局中提及。随着城市群的产业生态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
针对人口变迁、集聚对城市产业经济带来的影响,11月10日,搜狐焦点《焦点会客厅》携手全联房地产商会数字楼宇经济分会,展开“城市更新”系列论坛第二场。聚焦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视角下的城市产业经济发展课题,与嘉宾展开探讨和经验分享。
本期节目由搜狐焦点北京主编吕伟主持,特别邀请到河北建投创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君、洪泰产业社区创始人&CEO盛英泰、全联房地产商会数字楼宇经济分会执行秘书长匡健锋。
01
人口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口增量、人口结构以及人口迁徙的变化对经济、社会乃至全球化竞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五月份,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露了人口变动特征背后的城市产业经济的变化。比如,人口流动规模所呈现的高增长和集聚效应明显,仅上海全市的常住人口数量2487万,与2010年相比,十年间共增加185万人,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摁下“快进键”。
针对这一显著的人口和城市产业经济相互协同的现象,全联房地产商会数字楼宇经济分会执行秘书长匡健锋从数据层面解读第七次人口普查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他谈到,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在数字背后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一是人口总量增长,但增速放缓。需要更高效率的利用人口释放红利;
二是人口教育程度提高。留住人才,有利于实现升级升级;
三是人口向都市圈或城市群集中,大城市虹吸加速。未来将以城市群为单位,统筹规划和建设成为发展目标。
匡健锋特别谈到,城市群引领区域协同发展,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大大助推了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和人口的双增长。“城市群的形成,带动了区域潜力城市的发展。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GDP份额,总和接近全国GDP的40%。”
02
从七普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口正加速向都市圈或城市群集中,大城市虹吸加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崛起按下“快进键”。针对这一现象,三位嘉宾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与观察。
刘玉君表示,从2018年开始,从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中都能清晰看出,国家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其核心就是要打破区域的一些行政的壁垒,让资源、人流流动得更加顺畅,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向高质量发展去转换。
在大背景下,各区域如何抓住人口迁徙红利带来的产业机遇?刘玉君认为,区域应找到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定位,在不同的阶段以及具有不同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的区域,选择的方向各有不同,同时要注重区域和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人口流动为大城市吸引力增加砝码,盛英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谈到,无论是人口的迁徙还是城市群的发展,都应更加注重它其核心增长极。人口的流入,优化了产业结构,为产业加速注入了新的活力。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促进。另外,七普数据显示,城镇化进程加速,人户分离比例明显提升,标志着我国城镇化率已经从一个高点迈向一个高点,当下的变化已然和排名前列阶段有所不同。
匡健锋表示,可以看到,无论是人口总量还是适龄劳动力,都倾向于向东部沿海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聚集,而弱势地区人口流出严重,并且人口老龄化加剧。高学历人才比例提升,发达地区更加重视教育资源的建设。
03
为持续创造大城市的人口红利,三位嘉宾从更宏观的角度,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人才政策、招商引资层面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盛英泰提出,运用政策吸引人才容易,但更需要持续释放产业红利从而留住人才。此外,还需要精准施策,提升营商环境,积极引入优质企业,汇聚高端人才,高质量招商引资。“未来产业建设将成为经济赛跑的主要发力方向。需要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区域内形成各自相关且差异化的产业集群,统筹布局产业规划。”
刘玉君也认为,优化人才政策是未来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他提到,近年来多个城市人才政策降低,都是为了实现政策引人,一线城市人才落户和积分落户政策为主,二线城市放松落户门槛。“吸引人才,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竞争力。”
匡健锋表示,当下的人口红利其实并未全面释放,未来需要持续推动产业发展,从而吸引高质量人口流入。例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卫星城市与核心城市的通勤时间、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和运营能力等等。“以大湾区为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构建大湾区城际铁路网络,都是促进大湾区近年来告诉发展的重要因素。”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