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中之城----元大都(中)

会人会语话准则 2018-12-21 21:14:2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摄影@柴翔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汪曾祺眼中的北京城,也是现代人看得见的北京城。它脱胎于让马可·

摄影@柴翔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汪曾祺眼中的北京城,也是现代人看得见的北京城。它脱胎于让马可·波罗感到震撼的元大都。这个阅城无数、行走世界的威尼斯旅行家,称元大都“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摄影@夏有力

    事实上,北京城的基本形制正是缘于蒙元时代。1406年,明朝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了皇家宫殿紫禁城,形成内城;1553年,明朝为御蒙古入侵又修筑了外城。至此,北京城今天的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的格局正式形成。

    蒙元,这个已远去700多年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王朝,不仅规划了北京城,影响了北京的城市文化,也奠定了中国今天的地理版图。

    

摄影@柴翔    

              

  忽必烈---蒙古大汗兼中华皇帝

    

    忽必烈与北京城有缘也有分。1215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出生之时,刚好是蒙军攻陷金中都之日。北京城似乎成为命运送给他的一个生日大礼。

   45年后,忽必烈在与其弟激烈的政治角逐中胜出,即汗位于内蒙锡林郭勒盟金莲川草原上的元上都----开平城。建元中统,开始了按中国传统王朝年号的纪年。

    

摄影@柴翔

     

    11年后,至1271年,忽必烈在重臣邢台人刘秉忠的建议下,依汉法建元改制,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

    随后蒙军举兵南下。8年后,蒙元灭南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达500多年的中原分裂和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华历史上版图较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开创了北方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先例。

    新疆、西藏、贵州、云南、广西等边疆地区,也正是从这一时期进入中华帝国的版图,开始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

    

摄影@柴翔  

    与汉民族守土农耕的文明不同,此前,尽管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纵横驰骋300年,打下了西北远到欧洲及西亚、东到日本、南到东南亚国家的少有的超级大版图,但蒙古帝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忽必烈则不同。尽管他出身蒙古皇室,有着较纯粹和高贵的游牧民族血统,但在先进蒙古大汗兼中华皇帝之前,他曾一度被派往漠南治理汉地。

     

摄影@柴翔

    

    漠南时期,他的金莲川幕府成为他实现政治理想的起点,武士、谋士、道士、儒士,士士以进入幕府为荣。在一批少数民族和汉族臣僚的帮助下,忽必烈建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政策,以汉法治汉地,走出了一条游牧民族治理汉地的成功之路。这也为他其后入主中原,治理超大型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

     

摄影@柴翔

    

    这一时期,多伦县闪电河畔的开平城成为忽必烈的排名前列个政治中心。随着40多年宋蒙战争的结束,忽必烈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下一步,他将迁都元大都北京城,一个直线距离他的龙兴之地向南270公里的地方,草原之城开平由此成为了元上都和陪都。

    

摄影@柴翔

     

    元大都是蒙元建立的第二座都城。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继续扩建上都的同时,于1267年迁都中都(北京),1272年,忽必烈将中都改名为大都。并正式确立两都巡幸制度。

    春天从大都北巡上都,秋天从上都南巡大都,如此年年往复,大都和上都构成了蒙元帝国的两大神经中枢。

     

摄影@柴翔

    游牧文化是蒙元精神的归宿,农耕文明是蒙元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物质基础。两都巡幸制度形式上是游牧民族四时迁徙生活方式的一种惯性,实质是其二元经济发展和政治的强烈诉求。

    蒙元的一个世纪,北京城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中世纪享有盛誉的国际大都会。

     

 

 摄影@柴翔

                   

  刘秉忠----北京城的总设计师

    

    元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

    1266年,主持营建上都开平城的刘秉忠,又受命设计营建元大都北京城。

   刘秉忠较重要的身份标签是政治家,他为忽必烈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但同时也是画家、诗人、数学家、建筑学家和天文学家。

    

    

    元大都的城市布局和规划,严格遵守《周礼》“面朝背市,左祖右社”的营造思想,设计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

    刘秉忠放弃金中都旧城,没有延用金代莲花池的旧宫阙,而是选择了在金中都城的东北部以琼华岛为中心修筑大都城。今天的北海公园中,尼泊尔建筑艺术家设计并监理施工的妙应寺白塔已成为元大都留给现代人的较宏伟遗物和北京城较著名的标志之一。

    

    

摄影@刘健

    史料记载,宋朝以前,中国城市规划出于政治和管理考量,都是采用坊市制式。如唐代的长安城有108坊。每到夜晚实行宵禁,108个坊的坊门关闭,百姓只能在坊内活动。

   金中都建设时,城市规划采用了新旧坊制混合形式。到了元大都,则完全破除了坊墙设计,采用了开放的街巷规划全城。

   《析津志》记载,元将大都街道分为50坊,坊以街道为界线,虽有坊门,但无坊墙。这种街道式的设计,方便通商,活了交易,蒙元时期的贸易空前活跃起来。

     

摄影@云上青山

    元大都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周长28.6公里。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

    大都设有11座城门,忽必烈亲点命名的建德门、安贞门至今仍然是北京城地铁的站名。相邻城门之间由干道连接,全城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有九条。

   南北干道东西两侧平行排列的是胡同,相邻两城门区间内胡同约有22条。这种格局在今天的东直门至朝阳门之间得到完整保存。

    

摄影@云上青山

    胡同是蒙语水井的意思。元朝的标准胡同宽约6~7米,从进到出步行约5分钟。胡同与胡同之间间隔约70米。每条胡同有水井一口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之需。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元大都“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马可·波罗游记》称“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

    

     

    胡同是元大都的居民区,也是元大都商业街的起点。胡同与胡同之间是整齐排列的四合院。四合院多位于一条胡同的中间,胡同两头是买卖菜米油盐的商铺。胡同巷口相连处就是大街,大街上店铺与店铺衔接就形成了现代步行商业街的雏形。

    《析津志》载,元大都城内外的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珠子市、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等等一应俱全。

     

摄影@夏有力

     甘石桥至西四是元大都城内商埠云集的另一处繁盛之地,以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等为主。安贞门外的果市,南河沿大街的文籍市、纸札市等也久负盛名。这些特质不断积淀,慢慢演化成北京的部分地名。

     

摄影@云上青山

    

    得益于海运大开,河运通畅,元大都的商贾旅人近的来自国内,远的来自欧洲、中亚、南亚等地。市场上的商品更是来自五湖四海。而貂豽等珍贵皮毛、珠瑁香犀等奇珍异宝、锦纨罗氎等高贵织品也并不鲜见。

   《马可·波罗游记》记述,“凡世界上较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用马车和驮马载运生丝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辆次。”

     

摄影@云上青山

    积水潭因是元大都漕运总码头,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潭中“舳舻蔽水”,船货云集。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也因此成为全城较富庶繁华的富人区和商业街区。

    《析津志》赞“钟楼……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钟楼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今北京积水潭东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

     

摄影@云上青山

    钟楼、鼓楼也负有城市管理责任。《马可·波罗游记》描述,“新都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高楼,上面悬着一口大钟,每夜鸣钟报时。第三次钟响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紧急事务。”“夜间,有三四十人一队的巡逻兵,在街头不断巡逻,随时查看有没有人在宵禁时间——即第三次钟响后——离家外出。被查获者立即逮捕监禁。”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文化在结构中体现。元大都城市街区的排列形式被明清承袭下来,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棋盘格局。

    汪曾祺说,“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今天, 胡同和四合院作为北京街区的代表,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蒙元这个已逝去600多年的王朝并没有消失,它的影响力已穿越时空,直抵现代。

 

 

    摄影@夏有力              

郭守敬----立体化水系的首席设计师

    

    水是城市的血脉。三千年来,从西周燕国都城到明清北京城,北京城数次迁移,都与水源的布局和变化有关。

   但无论城的位置如何腾挪,城址始终没有离开过西南永定河水系和东北潮白河水系之间的北京小平原。元大都之前,北京城依托的水源地是永定河水系,如金中都的主要水源地是现在西客站位置的莲花池水系。莲花池的水源,在辽以前各个历史阶段,都能够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但到了金中都时期,人口达到一百万,水源开始供不应求。

     

    

 

    元大都新址较终选在了金中都东北的永定河冲积扇的脊部上,这与水源有关。一方面这里地势高,减轻河水泛滥威胁,有利于排水。另一个方面高梁河水系水源供应充沛,更能适应剧增的城市人口。

    这里说的高梁河水系不仅指紫竹院向东流至高梁桥一段,而是涵盖了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以及毗邻的上下游河流。

    元大都城市建设对水系的改造与利用,一指千年,泽备当代。

    

    水源有了,但北京城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大都会,还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个是宫廷苑林和居民用水,一个是漕运能力。

    刘秉忠的学生,时任忽必烈重臣的郭守敬主持全国水利事务,他引地上、地下两条水脉入京城,主持修建了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通惠河与白浮引水济漕工程,并以京郊西北各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构建了元大都的立体水网。

 

     

摄影@夏有力

    首先是居民用水。北京城地表水丰富。《京师坊巷志稿》有记载,北京城内外共有1258眼井,但绝大多数是苦水井,做饭不香,洗衣服不净,洗头发黏手。由此催生出了老北京的新行当----卖水,今天的送桶装水不过是老北京老行当的升级版。

    郭守敬修建白浮泉饮水工程,引玉泉山和白浮河的水至北京城,开凿了从玉泉山通往大都的人工引水渠金水河,将西山玉泉水引入城内解决居民用水。北京城的西直门因玉泉山水每天经此门入京,也被百姓称为水门。

     

摄影@夏有力

    其次是漕运能力。元大都所以成为全国较大的商业中心,支撑其经济繁荣的是它空前发展的漕运。

    为满足百万人口需求,蒙元在利用隋唐时期的大运河运送江浙粮食和中原物资的同时,也开辟了海上运输通道。但两条经济动脉运送的物资汇聚通州后无法实现快捷进城。

    

摄影@夏有力

     郭守敬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考察了大都城周围的水系状况之后,选择了昌平县白浮村的神山泉作为水源。从白浮村向西南方开凿渠道,经过瓮山泊(昆明湖),转至大都西水门后,经积水潭,向东南汇入金开凿的旧运河,达通州与隋唐时期大运河相连。

    忽必烈赐名的通惠河建成后,白浮引水工程开拓了水源,保障了通惠河漕运水量,积水潭也具备了通航条件。通州转来的江南漕船,溯流而上,成群结队由通惠河驶入积水潭,潭上桅杆林立,舳舻蔽水,游船也可直抵瓮山泊岸边的行宫别墅。京杭大运河北端由原来的通州潮白河畔延伸至城内,积水潭成为南北大运河的终点。   

     

摄影@夏有力

    通惠河对漕运的贡献一直持续到明清,局部通航的历史续绵延至今。

    我们知道的郭守敬不仅仅是杰出的水利专家,他同时也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今天,在北京城二环路上疾驰,仍然可以看到高楼林立中,一座特立独行的灰瓦红墙郭守敬纪念馆矗立在积水潭北岸。乾隆曾写《积水潭即景诗》三首,赞叹这个水利工程恩泽后世。也有人说,没有郭守敬就没有现在的什刹海……

注:未署名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