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总部搬迁,这4个地方最受益!

楼市相对论 2021-12-01 15:43:4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央企总部迁移,对你有何影响?

近日,这条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此之前的9月23日,由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部分子公司组成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家新成立的央企没有按照惯例把总部设在北京,而是放在了上海。

3天之后的9月2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正式从北京搬迁到湖北武汉。

而今年4月下旬,新组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把总部落户在雄安新区。5月8日,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落户雄安新区。

再算上即将完成总部搬迁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以及将在下个月搬迁到上海的中国船舶,过去7个月里,中国央企总部的版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些变化有一个共同点:尽量不在北京设立新总部,或者干脆把总部搬离北京。

为什么会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北京人气太旺、财气太旺,出现了空气质量下降、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所以,早在六七年前,中央就决定要纾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将一批央企总部从北京搬走。

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北京过于拥挤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其他城市的发展。

由于央企总部搬迁牵涉面广、影响大,所以筹备期相对较长。直到今年,才出现了突破性进展。

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央企?它们的总部未来将搬迁到哪些城市?谁将成为较大的受益者?

狭义的央企,是指国资委旗下的96家企业;广义的央企,还包括国务院、财政部或者中央汇金公司为出资人的一批企业。

下图来自国资委官网,是96家国资委旗下央企的全名单。

央企分为正部级、副部级和正厅级。有4家企业为正部级,不过都不在上述96家名单里。

上述96家央企里,前51家为副部级央企。这些企业的董事长、党委(党组)书记、总经理的人选由中央研究决定,其任职年龄可以到63岁,跟副部级相同。

后面的45家央企,为正厅级央企,其董事长、党委(党组)书记、总经理的人选由国资委决定,任职年龄可以到60岁。另外,前51家央企的副职,以及后45家央企的副职,也由国资委任命。

国资委之外,还有三四十家央企存在。

其中27家,是金融类的央企。他们分别是:

1.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3.国家开发银行

4.中国进出口银行

5.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6.中国工商银行

7.中国农业银行

8.中国银行

9.中国建设银行

10.交通银行

11.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

12.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

13.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14.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

1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16.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17.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18.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19.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20.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1.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

23.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4.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25.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26.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7.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

上述27家央企,要么是财政部出资,要么是中央汇金公司出资,个别则国务院为少有出资人 。其中前3家为正部级企业,4-15为副部级企业;后面的12家是正厅级企业。

非国资委系、非金融类的国企还有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紫荆文化集团等。其中中国铁路总公司为正部级企业。

总部不在北京的央企,屈指可数。

上海仅次于北京,拥有8家央企总部。

它们分别是:交通银行、太平人寿、宝武钢铁、商飞集团、东方航空、中远海运、中国船舶、中国电气装备。其中中远海运、中国电气装备是北京提出纾解非首都功能之后,陆续迁到上海的。中国船舶则准备下个月搬迁到上海。

香港拥有5家央企总部,数量位居城市第三。它们是:招商局、华润、港中旅、中国太平保险、紫荆文化集团。其中紫荆文化集团,是新成立的副部级文化央企。值得关注的是,招商局、华润、紫荆文化集团,都是香港深圳双总部的运作模式。

在北上港之后,是拥有3央企总部的有雄安新区、深圳和武汉。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于今年4月筹组成立,并将总部设在了雄安新区,成为入驻新区的排名前列家央企总部。随后,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重组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也将总部设在雄安。此外,有报道说中国华能集团也将迁入雄安 。

雄安新区的设立,主要就是纾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所以未来迎来更多央企总部。估计雄安的央企总部可能会超过上海,仅次于北京。

深圳此前拥有华侨城、中广核等两家央企,都是正厅级央企。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迁入,深圳将拥有排名前列家副部级央企。深圳拥有的央企总部,也将上升为3家。

深圳还是另外3家央企的双总部所在地,它们分别是——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紫荆文化集团。招商局在深圳拥有蛇口工业区,华润集团在深圳南山区拥有多组地标建筑。对于这3家央企来说,深圳总部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香港总部。

武汉刚刚迎来了中国三峡集团总部,这让武汉所有的央企总部增加到了3家,另外2家分别是东风汽车、中国信科。

广州目前拥有2家央企总部——南方电网和南方航空。

拥有1家央企总部的城市,一共有7个:

澳门:南光集团

哈尔滨:哈尔滨电气集团

齐齐哈尔:中国一重

长春:中国一汽

鞍山:鞍钢集团

大连:中国华录

成都:东方电气

西安此前曾拥有1家央企总部——西电集团。不过西电集团跟国家电网旗下的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等重组成立了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总部放在了上海。

目前拥有央企总部的一共有13个城市和雄安新区。

京津冀拥有的央企总部最多,基本上都在北京。其次是大湾区,拥有11个央企总部,分布在香港(5个)、深圳(3个)、广州(2个)、澳门(1个)。长三角拥有8个央企总部,全部在上海。

东北地区拥有5个央企总部,跟计划经济年代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地位有关。西部只有1家央企总部,在成都。

央企总部的迁入,对当地经济发展是重要利好,可能带来产业链方面的重组。比如中远海运、中国船舶、中国电气装备迁入上海,可以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以及船舶制造、电气高端制造中心的地位。估计会有一批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也会随着搬迁。

再比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拥有26家二级企业、15家上市公司、18余万员工,2020年实现全年营业收入2479.2亿元,在2021年财富500强排名中名列全球第334位。

深圳是中国IT业重镇,跟中国电子的产业关联度非常高。两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中国电子的发展,也有利于深圳巩固其电子信息产业上的优势。

此外,多数央企是世界500强企业。央企总部的搬迁,还会带来各地500强企业数量的变化。

展望未来,国企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近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重磅文章(见下图),关于国有企业有了重要的新提法。

文章说: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也就是说,未来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将“做强、做优、做大”,还要增强其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所以,国企中的佼佼者——央企总部分布在哪些城市,是很重要的。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迎来央企总部。比如天津、重庆作为直辖市,就很有希望。

但整体而言,央企总部设在哪里,还是要优先考虑效率、考虑产业关联度,而不是“扶贫”和“平均主义”,或者为了搬迁而搬迁。北京、雄安新区、上海、香港、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显然更大一些。

到目前为止,央企搬迁中最受益的4个地方分别是:雄安、上海、深圳、武汉。

随着北京自贸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北京有唤醒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倾向。毕竟,不能继续做大做强的城市,是缺少未来的,也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未来央企总部搬离北京的数量,或许没有之前大家估计的那么多。

文章来源:刘晓博说财经(ID:liuxb929),已经过作者授权。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