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了42万!卖了海淀买西城是我做的最后悔的决定”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哈喽大家好,我是血拼哥。
说啥来啥,昨天中午刚跟大家推测了,下一步可能针对“多孩家庭”试点购房措施松绑,
昨天下午时候,中国政府网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国家卫健委等十七部门发布#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冲上热搜!
意见中提及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7日上午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潘伟介绍:解决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年人是生育的主体,解决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有利于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安居乐业。
下一步地方应该会陆续有跟进,最让我期待的还是北京。
继支持改善养老住房之后,北京会不会继续尝试针对多孩家庭放开“首贷”资格?据我所知,还是有不少家庭因为外地房产/房贷错失首套资格的,如果刚好家有多孩,首套资格是不是“啪”一下又回来啦?
其他刚需朋友也不用着急,《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白皮书(2022)》也明确了以后住房政策将更精细、精准,将支持商品房更好的满足刚需的合理住房需求。
咱们静待政策吧。
除了政策给的利好,咱刚需买房路漫漫,沟沟坎坎也不少,此前跟大家征集过一些买房的经验故事,今天我挑出5个具有代表性的跟大家分享,不必急着说对错——从别人的故事里我们不只能得到评判的口水快乐,也能看到经验,看到结果,看到收益和代价。这些别人经历过的故事,不只是故事,更是你很容易能得到的知识。
1、亏了40万!卖了海淀买西城是我做的最后悔的决定
人物:小镇做题家
需求:刚改
我们住丰台,公婆住海淀,21年小孩要升小了,我们一向是很坦然的,但是2020年下半年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全世界都在给孩子忙活搬家上好学校。
我们本来没打算折腾,毕竟不到一年也就开学了,但是架不住邻居一栋楼一个月搬走三户,那时候全家就有点心慌了,后来经过亲戚介绍,我们也去接触了西城德胜保底的学区房,单价14.3W,总价800多W,我们夫妻两人掏空所有积蓄也就100多万,后来孩子爷爷宣布要搬去固安养老,把海淀的老房子买了,给我们凑了600万,那个房子位置还不错,但是没啥好小学,中学也都是挂牌,于是全家通过,拿下西城学区房,心里踏实了,等着入学。
变故发生在2021年7月2日,五路通小学通知我们没名额了,让登录招生系统填报调剂志愿。这会其实也还好,我们小区对应的小学都不错,外界叫“牛小”怎么调都保底。但是下午就“天崩地裂”了。
下午,家长群有人说孩子被提出德胜了,我好容易登录学校调剂系统也发现供选择的调剂选项都在别的学区。小学根本都没听说过,那时候就想抱着孩子痛哭一场。
更大的打击在后头,2021年底裕中西里房价开始跌,从入手的14.3W跌倒13.6W,学还没上,老本亏了40多万,这还不算老爷子的牺牲和海淀房价上涨的损失,每每想起都心疼,带孩子去看爷爷也都嘻嘻哈哈,但是想起来还是很自责,这应该是我半辈子做的最后悔的决定。
学到的事:学区房有风险,跟风要谨慎,买房也不是人云亦云的决定,一定要给自己充分的理由再做决定,不要随大流,仓促决定买房,即便有内部消息,即便有亲戚介绍,也要亲自考察。
2、早期“等等党”,不相信房价永远涨,不愿意掏空父母
人物:狗哥
需求:刚需
我大学毕业后就从太原来到北京打拼,算下来已经 10个年头。曾经有稳定的女朋友,已经准备结婚的时候谈到买房。
2011 年限购之前,家里凑一凑钱是可以在北京买房的,但是那时候有骨气,考虑的不是很长远,总觉得不想花家里的钱,而且身边的人都没房,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现在回头看看,那一年,是我离买房最近的一年
学到的事:买房对于普通人是刚需,如果有机会还是把握吧。
3、一场疫情,环京终究不是北京
人物:小哈
需求:刚需
地铁40分钟从望京到国贸,国贸再搭乘968路,不堵车的话,在路上再花费一个半小时,就能回家,我家住香河。
买房是2016年做的决定,那年我们家小猪妹出生,和家人商量,还是得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北京买不起,我们就考虑买环京,考虑通勤距离也还可以,那时候我在国贸上班。
疫情爆发,我们不知道被卡了多少回,两次集中隔离,无数次不能回家,那时候都是隔着视频跟女儿说说话,说起来都是泪。可我的能力只是顾及当下,等我再攒攒钱,我一定给女儿在北京安个家。
学到的事:近两年总听人说,一场疫情让大家看清了,环京是环京,北京是北京,刚需还是要注重自己首套资格,不要轻易因为便宜上车,低总价低首付在北京还有很多选择的,比如共有产权房,最主要多了解政策,不要盲目买房。
4、由于自己的大意,从北漂变全国漂
人物:大伟
需求:刚需
工作6年,2017年,我看上了位于北京北五环的一套58平米的小两居室,与此同时,卖掉了在青岛老家的房子,与卖家商议好价格后,便准备签购房协议。
可正当我去开具5年连续社保和纳税记录证明时,才发现早在自己刚来北京的第二年,曾因为一次换工作而不小心中断了一个月的社保,也就是说我已没有了购房资格,想买的话还要再等一年多的时间。
然而,不仅是北京的房价,就全国而言,都是看涨不看跌的。就在我租房的片区,现在的房价已高达6万多元一平。一年之后,房价飙升到什么价位,已不敢再想。
那时候很绝望,在北京好不容易等来的‘购房资格’,竟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断送了。而那会青岛老家的房价也已飙升到3万多元一平,即便回老家去买也有些吃力。我现在不仅是北漂,也是全国漂了。
学到的事:买房的每个环节较好自己全部走一遍,确认无误才要开始签合同,过户,交钱/给钱,着急买或着急卖都是有风险的。
5、我带着录音笔买房
人物:未知
需求:改善
这是我买西城学区房的经验。
非常破,非常小,没有电梯,房主是个老爷子,房子是他单位的老公房,一住就是一辈子,当年老爷子羡慕过搬高楼的,觉得这套老破小不值什么钱,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这成了学区房,房价水涨船高,老爷子年纪大了,但是也懂,那时候这房子“一天一个价”。
2016年赶上房价大跌,这片老破小的价格依旧按每月5%左右的情况稳稳上涨。当时我交完定金,房价还在上涨,大概觉得自己卖亏了,老爷子开始后悔了。
面对“拖”字绝,一旦我受不了了主动提出放弃,我要面对的除了十多万的中介费还有一直再涨的房价。于是我带上录音笔,等着确认老爷子自己毁约,但是老爷子很聪明,从来没有说过“不卖了”这样的话,就这么拖着。
我咨询过一位房市专家,他也提醒我:70岁以上的卖家如果想违约,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是对方会请医院出具一份“精神有损证明”来作废之前的合同。听完我心更凉了。
不过好在,最后老爷子自己想明白了,我赶紧把后续手续办完。后来肉眼可见的,房价从500万涨到了800万。这利润谁不眼红?不做好充分准备,且等着扯皮呢。
学到的事:买房不是件感性的事,房产一旦具备金融属性,在交易中就会出现各种风险,买卖双方随时会因利益发生分歧,或改变心意,所以大家买房较好根据流程来,做好功课的同时,也要做最坏的准备。
最后,你在买房路上遇到过哪些故事?如果愿意,欢迎评论区分享,买房路上刚需并不孤单!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