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卖房人要疯了

血拼北京楼市 2025-04-09 11:55:1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当前16万套库存中,10万套是楼龄20年以上的"老房源",按照目前的去化速度,仅核心区次新房(占库存37%)需要7.8个月消化,而老破小则需要长达13.5个月。2025年的北京楼市正在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

2025年的北京楼市,正在上演一场残酷的"数据分裂症"。

01-

表面上看,3月19233套的二手房网签量确实比去年同期的14280套增长了34.7%,但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三个致命伤:

第一,成交量能不足。

对比2023年3月的22192套,当前成交量仍落后13.3%,且日均新增挂牌量高达800-1000套,相当于每成交1套房就有1.6套房新挂牌。

第二,价格虚火明显。

虽然成交均价环比微涨1.2%,但63%的房源是通过降价成交的,实际价差率已扩大至8.7%。西城德胜片区的学区房成交暴涨82%,而朝阳常营等非学区板块却下跌15%,这种极端分化说明所谓的"回暖"只是特定房源的回光返照。

第三,库存结构恶化。

当前16万套库存中,10万套是楼龄20年以上的"老房源",按照目前的去化速度,仅核心区次新房(占库存37%)需要7.8个月消化,而老破小则需要长达13.5个月。

楼市正在经历'K型复苏':800万以上的改善房在云端狂欢,300万以下的刚需房在泥潭挣扎。

市场下行和好房子新政双重压力下,老房子跑盘压力开始显现了。

02-

数据不会说谎,但数据可以选择性呈现。

有些人热衷宣传的"量价齐升",如果拆开来看会发现:

高端市场确实活跃,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2025年3月存量住宅市场运行报告》中显示,800万以上房源成交占比由2024年3月的21%提升至2025年3月28%,核心区优质房源价格韧性系数达1.8;

但刚需市场仍在冰冻,300万以下房源成交周期延长至45天,郊区老破小价格弹性低至-2.3。

这种分裂源自三个结构性变化:

置换链条断裂:改善客群卖出老房的难度是买入新房难度的2.3倍。

信贷政策倾斜:二套房利率比首套低15个基点,直接刺激了改善需求。

新房分流效应:5年内次新房成交占比达37%,直接抢夺了二手市场的优质客群。

当63%的房东在降价求售时,那些喊着'马上涨价'的人,不是坏就是蠢。

03-

对于真正的买房人,现在需要的是"数据祛魅":

1、警惕虚假繁荣:核心区学区房的火爆(如德胜片区82%涨幅)是特殊政策催化的结果,不具备可持续性

2、认清库存真相:16万套挂牌房中,真正值得买的可能不足6万套,其余都是"陪跑房源"

3、算清机会成本: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1月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持币观望的年度成本约3.5%,而错误决策可能造成15-20%的本金损失

投资品很容易造成人心浮躁。当所有人都想着靠房子赚钱时,最后往往是既没赚到钱,又没过好生活。

买房这件事,最可怕的不是错过所谓的'时机',而是为了虚无缥缈的升值预期,搭进去半辈子的生活质量。

那么普通人现在该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回归居住本质。

与其纠结"小阳春"过没过去,不如问问自己:这套房子能让我未来5-10年过得更好吗?地段是否方便家人生活?户型是否符合居住习惯?社区环境是否舒适?当你能回答这些问题时,就会发现所谓的"市场冷暖",对你而言根本不重要。

毕竟,房子终究是用来住的。那些在"老破小"里把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家庭,他们的幸福感,远比住在千万豪宅里天天算涨跌的人要真实得多。

2025年的北京楼市正在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当潮水退去时,只有真正的好房子,和真正懂生活的人,才不会裸泳。

血拼北京楼市,跟大家分享最真实的北京市场,喜欢血拼风格的朋友,欢迎加关注,想买房,想了解更多房源消息的朋友,欢迎扫码加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