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知多少?新年到,有这些才有年味!

韶关新闻网 2018-02-16 15:51: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 过年没有小时候的气氛了 年味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真的是我们长大了 还是如今的年俗都被我们简化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

过年没有小时候的气氛了

年味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真的是我们长大了

还是如今的年俗都被我们简化了?

传统的年俗

都是怎么样的呢?

老人说,“年”是一种怪兽,每到除夕便出来作乱,后来人们发现“年”较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的除夕,人们就贴对联,放爆竹,守更待岁,怕的是“年”来祸害。

春节红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年”,中国人应该都会选择红色吧。红色的春联,红色的挂钱,红色的窗花,红色的灯笼……红色不仅成了新年的象征色,也成为中国的代表色。满目皆红,便成为中国新年视觉上的某种年俗,张扬、热烈、满含祝福。

贴春联、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点爆竹

除夕的辞岁炮仗、正月初一的开门炮仗,每一次烟火的升腾,都燃起了中国人对新年的期盼,“爆竹声中一岁除”便是这样的情怀。从小时候的掩耳仰望,到后来拿着香火去点燃,中间多出的不仅仅是那一份胆量,还有对传统的接纳与传承。

祭祖拜神

祭拜祖先,是中国人尊亲善养的传统,这不仅是种孝道,也是深植根脉里的宗亲理念。阖家团圆,祭祀祖先,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未知世事的孩童,都能通过这份古老的仪式,找到“家”的归属。

除了祭祖,过年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习俗——拜神。腊月廿三送灶神,除夕夜迎灶神,正月初五迎财神,除了家中大小神仙,老人们也会带着孩子们到庙里祈福,希望来年家中诸事安好,家和万事兴,这便又形成了逛庙会的习俗,秧歌、锣鼓、戏曲、杂耍及至现代的街舞、广场舞……

守岁

较难忘的“守岁”记忆是什么?是全家坐在一起吃的年夜饭,对菜肴品头论足一番或者和家人拉拉家常?还是一家围坐在放满零食的茶几前看春晚?或者一家几口组起麻将战队?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 十几年未变的问候无论是否厌烦,都已经化为春晚的符号,也成为了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家里还时不时传出“糊了”“别耍赖”的话语……

这些个春节标配在耳畔年复一年的重复着,那是自带暖色的声音记忆。

发红包

如果要说每次过年较期待的环节是什么?那么所有人都会在红包这一项上投上一票。

红包不论大小,打开都是惊喜。然而现在,轮到自己发压岁钱给小辈了,心里还不免有些怅然。还好,微信和微博上偶尔会有惦念的人打个赏,也算是种慰藉。红包,从儿时自己新年排名前列份惊喜变成给小辈的排名前列份惊喜,这种继承与传递便是中国新年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祝福、爱、问候、温暖、惊喜、快乐……所有美好的词汇都需要有个借口和日子传播出去。

春节,这个一年中较重要的节日,在中国人的这种观念里,回家团圆是过年的基本方式之一。

以前的年味应该是从一进腊月就开始慢慢的飘荡起来了,家家户户开始了过年的准备,从腊八到元宵佳节,整整一年停不下来的热闹!

月为农历十二月,腊月里的民俗十分丰富,自农历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然后是扫房、写春联、办年货等,直到除夕夜。这些传统年俗你又知道多少?快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民谚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正是言之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农事上是“闲”了,但人们生活的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人们怀着愉悦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节迈进的步伐。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中较为隆重的一节。而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扫尘是旧时腊月年节将近时,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亦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大家小户准备过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接玉皇是汉族民俗信仰之一。汉族民间认为灶王爷上天之后,玉皇大帝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在汉族民间接玉皇同时,道观中也例有迎接和祭祀的仪式,如北京白云观有接天尊板的活动,即是在除夕迎接玉皇的仪式。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六的俗称,汉族春节习俗之一。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腊月二十七——杀年鸡

腊月二十七是过年前夕的俗称,是汉族春节传统习俗,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过完了腊月二十六,杀完了“年猪”,就要“杀年鸡”备年货了。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过年家家都会蒸馒头,“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蒸馒头,各家各户开始准备主食。在过去,“平时很难吃到馒头,只有到了年关,才购买或者加工精细面粉,用头晚发酵好的面引子,烧地锅蒸出白白的馒头。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这发了的面,自然也就要用来蒸馒头啦,因此民谣中自然也就有了“腊月二十九,蒸馒头”的说法。这个蒸馒头在过去来说不是随随便便的做,而是要精心准备,认真用心,因为做出来的馒头是要跟相亲邻居交换的,因此,一定要做的又好看又好吃,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的有讲究。

腊月三十——熬一宿

腊月三十是腊月的较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这一天,人们从早到晚,要准备许多美味食品,举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腊月三十夜称“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节的高潮是“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的民俗内容首先是“合家欢聚”,这也正是中国人较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除夕夜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而此时也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接受传统教育的较佳时机。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南方新年有吃馄饨的习俗,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这一天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在年三十晚上,中国人一般都会整晚通宵守岁。俗语叫做“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南北过年吃什么?

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汤圆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

这些地区的年俗你都知道吗?

在广东:潮汕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在北京:新正节日期间有特殊的庙会和贸易、游乐场地。

在上海:十五元宵,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

在天津: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以示正在剁"小人"。

在广西: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

在山东: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

在东北: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

在福建:厦门在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在陕西: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

在湖南:在湘潭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

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春节的习俗不尽相同,但大家都是为了在新的一年,有个好兆头,希望新的一年家庭和美,家人健康,有个幸福吉祥的新年!

每一代人的年俗记忆各不相同,

过年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刷新,

出国旅行或是在家团聚,

多样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维系,

但也让年味越来越丰富。

旧年俗或远,新年俗当前,

无论哪种,

都需你我在形式或情感上因循,

毕竟,有年俗,才有年味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