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迎来「史诗级」利好?

京楼壹号 2025-04-10 12:26:0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出口这些损失对比房地产,确实不算很重,2021年楼市销售额18万亿,2023年跌至9万亿,年均减少3万亿——比出口下滑更猛!如果储蓄率从30%降至5%,每年能释放14万亿消费潜力——相当于房地产巅峰期的销售额…

贸易战的枪声一响,总有人幻想房地产‘王者归来’。

但现实是,时代变了——这次扛大旗的,绝不会是楼市。

最近,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消息刷屏,许多人开始猜测:出口受挫,经济承压,国家会不会重启房地产这个“夜壶”?

但真相是:房地产不可能重回巅峰,但也不会彻底崩盘。 接下来,真正的经济主力是消费,而楼市,只会迎来一波“有限利好”。

No.1

贸易战的冲击有多大?房地产的“失血”比出口更严重

根据权威机构数据,中国对美直接+间接出口约4万亿/年,加征关税后,预计减少2万亿左右。

中国GDP总量约126万亿,2万亿的损失占比1.5%,尚在可控范围内。

出口这些损失对比房地产,确实不算很重,2021年楼市销售额18万亿,2023年跌至9万亿年均减少3万亿——比出口下滑更猛!

贸易战对经济有冲击,但远不如房地产下滑的“失血”严重,我们最担心的影响应该是出口就业这块。

No.2 房地产为什么“续不上”这条腿?

过去,房地产是经济的“速效救心丸”,但今天,三个死结注定它无法重启:

1、人口见顶:新生儿跌破900万,购房需求长期是萎缩的,高层都拿出“好房子”这张牌了,很明显房地产未来增量有限。

2、债务高压:居民杠杆率超60%,居民加不动杠杆了,地方、房企更不用说了,我们目前是化债期,还遇上通缩,这个状态高喊“加杠杆”,不科学,你也忽悠不动大家。

3、产业升级: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咱们跟鹰酱终局一战,靠中低端产业是养不了我们这么大的人口,而且仅靠一两个高端产业也养活不了咱们,咱们得吃掉大部分的高端产业才能满足咱们的人口。不光是吃掉美国的高端产业,也要吃掉欧洲的,吃掉日本韩国的。

不然新闻里天天说的产业升级是说什么?就是我们来主导和控制产业链金字塔的顶端,而这就是我们化债和升级的终局,是最优解,我们要靠这个。所以不可能短视的再重启房地产。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房地产就像一辆刹车失灵的车——国家能做的,不是踩油门,而是尽量让它平稳滑行,别翻车。

最后狗头保命,房地产依旧是压舱石,不黑不吹

No.3 谁能接棒?消费才是“新主角”

为什么一定是消费?

2023年,中国消费占GDP比重仅30%,而美国70%、日本50%。如果储蓄率从30%降至5%,每年能释放14万亿消费潜力——相当于房地产巅峰期的销售额!

数据对比

领域

规模(2023年)

对GDP贡献

房地产销售

9万亿

持续下滑

居民消费

37.8万亿

30%

潜在释放

+14万亿

→55%

那么国家怎么刺激消费?

目前看,就是三步走:

第一降低大家的生活成本,压住房价、教育、医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二步发补贴,家电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免税等政策已启动,可以预见,还有招,还有钱要持续补贴;最后一步,涨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扶持中小企业,让钱流动起来。

消费不是‘割韭菜’,而是经济的新血液循环——只有钱流动起来,普通人才能赚到钱。

No.4 房地产的“意外利好”——普通人该怎么做?

可以预见,在一轮又一轮的拉通张下,房子作为商品,肯定会有反弹,但普涨时代结束,跟着通胀涨上来的势必是具备稀缺性的,「够好」的房子。

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房子价格势必锁死,甚至随着维护费用的增加,规范的健全,持有或者交易的税费会增加,从而变的更没竞争力。

这也就是目前北京挂牌量涨上来的原因。

未来价格什么样不好说,但是未来10年,房子不再是‘发财工具’了,而是‘财富保险箱’——选对了保值,选错了套牢,非常保……

最后,对于这次关税战,其实没有所谓的赢家,我们得反击本身也是一种输,都是消费者利益受损,老百姓们一块吃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难受也得反击,因为长期来看反击是吃短亏,有点“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意思。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普通人能做的很少,但是从生活出发,从家人需求出发,结果总不会差。

如果真的想这个阶段买房,政策利好还会释放,本月降息降准应该也是时候了,咱们20号再聊。

如果喜欢京楼壹号,欢迎点赞关注,如果对北京新房感兴趣,但是不知道怎么选,扫码加小助理,给你最全最新最直接的分析,说不定还能省钱。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