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实验室让科学家“拎包入住”,中关村建设世界先进科技园区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来源:新京报
记者:张璐 薛珺 编辑:樊一婧
2022中关村论坛将于9月22日至27日举办。新京报记者获悉,在加快建设世界先进科技园区的过程中,中关村示范区推动原始创新,积极培育企业等创新主体,构建高精尖产业生态。8月23日,记者来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金隅智造工场进行探访。
8月23日,金隅智造工场,工作人员走在园区里。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为初创医药企业提供共享设备,助力药物加速上市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处于未来科学城西区,建设初期便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初创企业快速发展,园区引进专业化产业运营服务团队,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等创新孵化平台正是其中之一。一年前的2021中关村论坛上,飞镖加速器运营团队大得创同(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落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一期、二期位于生命园创新大厦,记者看到,这里有不少共享实验室,里面是价格不菲的实验设备,它们向入驻平台的11家初创医药企业开放,根据企业的需求错时匹配使用时间。
“飞镖加速器将重资产的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变成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不仅提供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和专业精细的运营管理,同时能够整合前沿研发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科学研发解决方案。”飞镖加速器创始人朱鹏程说。
他说,以往初创团队建设实验室需要找场地、设计、报批等,最终建成可能要花费一年的时间,之后还要购进大量仪器、组建运营团队。入驻平台后,他们只需要专注于研发和商业,不必将成本和精力耗费在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上。这意味着他们的新药能早一年上市,病人早一年得到救治。
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副总经理江茂华举了一个例子。清华大学教授贾怡昌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专家,聚焦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自闭症(ASD)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今年1月入驻平台时,他的团队只有三个人。
“如果建设200平方米的空间,前期建设资金至少需要100万元,至少要建3个月,同时他们需要购买昂贵的实验仪器。”他说,平台为团队提供了通用的设备,科学家可以“拎包入住”,同时也减少了初创公司前期的人员成本投入,比如后勤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也可以实现“共享”。今年年底,团队将进入研究者的临床实验阶段。
北京飞镖国际创新平台一期、二期总面积约8600平方米,聚焦药物开发、基因编辑、疫苗研发、新型治疗技术、肿瘤早筛、脑科学、AI药物设计、数字医疗等领域研发创新。平台三期拟在生命园三期范围内建设“生命谷飞镖创新综合体”,打造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与终端医疗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资源聚集地。
园区带动昌平医药健康产业收入达717.1亿元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要方向的高科技专业园区,于2000年筹建。”据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颖介绍,园区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汇聚了一批先进科学家和数百名高层次人才,初步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医疗的全产业链聚集态势。
在天然免疫调控的新药研发上处于全球先进地位的“炎明生物”,也位于生命科学园。其创始人之一,就是去年在中关村论坛上获颁北京科学技术较高奖的中科院院士邵峰。据炎明生物CEO邓天敬介绍,公司建立了“细胞焦亡与先天免疫调控的分子开关”等技术平台,目前,已有100多名科研人员在此开展多个全新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专注于肿瘤免疫的项目已经进入了临床前的研究阶段。
8月23日,北京炎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为提升园区企业合作氛围,帮助科学家链接资源,园区定期举办科学亚洲学术论坛等活动,为企业搭建产业交流展示平台。为缩短园区企业生物物料进出口通关时间,园区搭建了中关村绿通北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专项审批、检疫清关、保税物流等服务。为帮助初创公司节约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华辉安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合作,建设抗体药物智能GMP中试平台。今年平台搭建完成后,将能同时为10个在研新药应用项目提供中试和生产设备,并开展2到3个三期临床试验项目。
2021年,园区医药健康规上企业实现收入240.6亿元,同比增长27.2%,带动昌平区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达到717.1亿元,同比增长22%,园区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91.40亿元,同比增长69.36%。
未来,生命园将以生命园三期的开发建设为重点,逐级满足创新型企业从几百平方米的研发空间、几千平方米的中试空间到上万平方米的生产空间,持续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命谷”。
从家具公司到智造工场,硬科技企业落户
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重点项目——金隅智造工场位于海淀区,前身是天坛家具公司。建筑保留了原有厂房高举架的结构优势,为有小试、中试、检验检测需求的硬科技企业提供了稀缺的产业发展空间。记者看到,园区内建筑密度低,靓丽的高架连廊将楼宇之间串联起来,此外还引入了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海绵城市的措施,咖啡店、健身场所等配套设施也非常齐全。
据金隅智造工场总经理叶菲介绍,这里打造以“大信息及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已有200多家科技企业入驻。“近期,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部分实验空间也将在此落地。”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五项重大创新成果发布。其中,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发布的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突破500微秒大关。
在园区内清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隐形矫正牙套、眼镜架、弹力拖鞋等3D 打印产品琳琅满目。3D打印产品有何优势?拿3D打印眼镜架举例,打印镜架可以先进行用户脸型扫描,定制化的镜架不仅更衬脸型,还能保护视力。
据公司工程技术总负责人李方介绍,公司研制的3D打印技术采用纳米化的先进界面离型技术,实现打印件的连续高效成型,打印速度是市场上普通3D打印速度的20倍到50倍,使非金属类的3D打印批量化定制生产成为可能。
首席运营官杨尚祐以一款修复拖鞋举例,人们运动后足底非常疲劳,3D打印修复拖鞋进行了晶格设计和参数化力学仿真,使其具有恰如其分的弹性,“让大家感觉像踩在云朵上一样,柔软、回弹、有支撑。”同时3D打印可以根据脚型调整打印参数,使鞋子和脚步更加贴合舒适。
8月23日,清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正在介绍3D打印的拖鞋。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园区兼具科技成果展示、科普等功能,降温马甲亮相
金隅智造工场规划建设智能制造研发设计、相关企业产业集聚、科技成果展示体验、配套商务服务四大功能板块。记者看到,园区内的中科智汇工场承担了中科院各院所在京科技成果转化、中科院先进成果集中展示、科普教育等众多功能。
不少游客对北京世园会上的沉浸式光影夜游“奇幻光影森林”留下深刻印象,光影蒲公英飘过来,公众吹一口气,众多“小伞”就会散开,《山海经》的神兽也会以光影的形式,在游客的“召唤”下来到他们身边。据中科智汇工场副总田峥介绍,这就是中科智汇工场推进项目落地的案例之一。中科视维公司通过5G、虚拟视觉、人机交互等技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融入科技中,通过项目促进地方文旅景区的夜经济发展。“前年,我们将公司引入到这里办公,同时引进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帮他们向地方政府推介,打造夜间网红景区。”
8月23日,中科智汇工场,一位女士正在体验科普互动装置。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在中科院科技成果展厅,FAST望远镜、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慧眼卫星等模型一一呈现。除了“国之重器”模型,也有不少展品与公众生活相关。比如中科优选公司的一款降温马甲,夹层采用了固体粉末状的石墨石蜡相变材料。在炎炎夏日,一线防疫人员身穿这种马甲能保持4-6小时恒温28摄氏度左右。
中关村连续五年每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5万家
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正在加快落地实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持续开展“悟道”人工智能模型优化迭代,发布区块链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2.2,将量子直接通信距离从2020年的10公里提升到100公里。
中关村连续五年每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5万家,上市公司466家,拥有独角兽企业102家,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近500家。引导平台企业转型,推动字节跳动、美团、京东等平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强链工程”,推荐小米集团牵头组建排名前列高级创新联合体——“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产学研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添加好友“pinfang6666”,免费领取购房资料包,还有资深专家整理的北京新房买房攻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