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变革塑造远洋发展的基因丨远洋廿五年

远洋集团控股 2018-06-13 22:49:2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如果说,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中,恐怕没有人会有疑义,不变和静止只是相对的。

原标题:用变革塑造远洋发展的基因丨远洋廿五年

如果说,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中,恐怕没有人会有疑义,不变和静止只是相对的。在中国近20年的发展中,从世纪之交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开始,我们就处于目不暇接的变化中。

企业需要发展,就不可能规避变化。较佳的方式就是主动改变、持续变革,以此应对不同的变化。远洋集团二十五年的发展,就是对“以变应变”思维的较佳例证。

主动改变赢得生机

我们无意反复回忆,但1998年初远洋的那次务虚会却值得一提。此前五年的探索和徘徊,让这家公司始终在“市场化运作”和“回归管理型机构”之间摇摆不定。这次务虚会恰是一次转折。

当履新不久的总经理李明先生提出“必须改变、拥抱市场”的思路时,立时引来不同声音的激烈辩论。支持者的态度很鲜明:“不改是等死,改是找死,但找死至少还有一线生机和希望吧。”反对者的言语之间却态度模糊。可以想象,反对者其实并非不愿变,而是惧怕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原有体制下平静的状态不复存在。抑或有一种侥幸,“拖拖看吧”,犹疑者在大变局面前往往选择躲避的方式。

会议的结论现在已是人尽皆知的故事了,远洋毕竟迈出了自己市场化的排名前列步,也由此赶上了1998年那一波取消福利分房之后的房地产发展热潮。

关于这段历史的回顾,往往让很多人生出“还真赶上这拨了”的感慨,但在“踩对点儿”的背后,是主动改变带来的生机。不变者一定会错过机会;而改变者则在闪转腾挪之间,触碰到一丝可能性,从而看准时点,把握形势,顺势而为。

如果我们再从国家变革的角度,去思考发生在1998年的这场激辩,就更加令人唏嘘不已。反对改变的人当然希望能够维持旧有体制下的某种稳固状态。却殊不知,仅仅一年多之后,当中国加入WTO成为现实,国企也在时代潮流下成为大变革的主阵地。新旧两种体制转换的过程里,变革的中国早已没有了所谓的平静之所。主动而上,还是消极面对,高下立判。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远洋早期的改变确实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不得不为之。但当改变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企业发展的思考方式必然由此调整。“主动审视自己、主动寻求改变”,由此成为塑造在远洋肌体上挥之不去的发展基因。

适者生存的战略法则

从1998年到2002年的三四年间,远洋通过在北京多个“远洋”系列品牌项目渐次开发,在京城初步站稳脚跟,声名日隆。但此时远不是功名成就的时候,管理层并没有感到轻松。

一个企业要追求平稳发展和持久生存,真正的根基何在?显然不仅仅是业务上的突破,更要求在公司治理和运营方式上不断演进。于是,“主动改变、持续变革”的发展基因,再度显现身影。

2002年对远洋而言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核心是在治理和运营上双向发力。公司治理上,启动股权多元化的变革,引入新股东,寻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另一隅的运营方式上,则首次开启战略的步调,简言之,运营正从东挡西杀的方式演变为一场有逻辑的战略行走。

从2002年开始一期战略,到2014年三期战略结束,公司曾对持续12年的战略期进行了全面回顾,结论是,远洋的战略实施与国家宏观经济、行业趋势高度吻合。这个判断恰恰说明了战略本身带有的明显的“持续改变”的理念。

远洋战略的规划期大体在三到五年,与国家的战略期形成呼应,通过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预判形成的战略规划,就是一部“循着变化、谋求变化”的文本,体现“适者生存”的思考逻辑。而在单一战略期内,仍通过年度回顾和审视,对战略本身进行微调,以适应阶段性经济变化和行业周期的影响。

如是,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一组事实的对比:

在治理层面,2003年,中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走出去”战略;远洋顺势启动引入外资的新一轮股权多元化改革。2007年,国家支持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鼓励企业境外上市;远洋同年实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在运营层面,2004年,国家“831”政策带来土地市场供给端的深刻变革,由此引发区域房企的全国化进程;在这一年年底,远洋出走北京,迈向津门,聚焦全国。2008年,房地产告别黄金十年,开启行业转型;远洋逐步推动主业之外的商业地产、房地产金融试水发展。2014年,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向消费升级的换挡加速,房地产迈过分水岭;远洋由此加码客户服务和营造等业务,打造以开发主业为核心的多元格局。

在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一系列“高度吻合”的事实,这正是远洋不断的改变、改变、再改变,从而让自身适合国家大环境、经济大背景、行业大步调后产生的现实结果。

这正是一个不断扬弃、不断改变自己、较终脱胎换骨的嬗变过程。

新的变革仍在继续

走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正在以少有的惊人速度变化着,远洋“持续不断的自我变革”过程显然将继续下去,而且改变的速度将会更快。如同那个关于自行车的比喻:“稳”并不意味着不动,就像一辆自行车,不动就会摔倒;恰恰在自行车高度运动中,才是它较稳定的时刻。

远洋的2016年主题正是“再创业,在改变”。随后,养老产业、长租公寓、物流仓储配送、互联网服务平台、大数据与智能化……等等一系列相关多元产业腾跃而起。这些业务单元当前的盈利性显然还不能与开发主业相比,但为了长远发展的思考,确实需要从短期阶段性需求中超脱出来,发现行业未来的成长密码。

我们并不讳言,变革本身存在相当的风险性,但在“求变”成为时代主调的今天,各产业领域的交融与变异将会愈加剧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凡与自身业务存在关联度的业务都需要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唯有“变革”才能让企业在迅即变化的市场脉搏中把握得当,实现跨越,赢得未来。

远洋未来的变革之路,仍然令人期待。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