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冷酷一镜到底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里讲过一个逻辑:不流汗的人生,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不能拥有,而是要以流泪为代价的获取。
本世纪初的几年,我相信100个80后北京高校毕业生里,90个都会选择来国贸面个试。在那个没有直接找老板聊的某聘app,也没有常年大幂幂特写的某城平台。为了找到较好还能有点海外势力的高逼格公司,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连续几天在一号线地铁国贸B口进出,贼眉鼠眼的迂回过保安大哥的视觉盲区,在国贸A-Z的各种大厦前台速记公司的名字。因为俯瞰全北京,能人找到好工作的概率排行榜上,国贸这个十字路,包揽前三强。
为了成为国贸精英族群,我在大学刚毕业的那几年,也曾经很努力的“拼搏”过,但显然,这个独特小社会的生态,对努力的定义是非常规的,这个努力需要一个冷酷的前提,那就是你要优秀过95%的同类,而那时的我显然是不够格的。下面是两个我一镜到底的亲身经历,与君共勉。
比起工资,实习生更迷恋窗景
光华路上有个白色立面的汉威大厦,其外观真心在国贸算不上是高屋建瓴的。
但是里面有一家驰名中外的老牌法资公关公司,作为在中国很多年的企业,其员工的本土风貌已经渗透到绝大比例。记得很多年以前,我以初生牛犊不惧法兰西玫瑰多刺娇媚的勇气投递了一份中文简历,约面试的那天,我翻出了衣柜里较板正的一身蓝色套装,针对公关公司的气场我也提前做过功课——一定要时尚自信,虽然没多少工作经验但是自信的态度咱还是有点天赋的。坐在面试官眼前的那一刻,我还顺便用余光打量了一番窗外熠熠放光的财富中心,心里想着,工资再说,实习生也可以考虑,办公桌窗景高级就已经值回票价。
有道翻译,淌不过国贸之河
建外soho在国贸区域,属于一片外观相对平易近人,保安相对玩忽职守,进去之后也不会被高科技写字楼硬件吓跑的建筑群。
环境的稀松平常也就让我的面试心态随机放松下来,看了一眼英文背景墙的公司前台,我心中暗笑,估计也就是个虚晃一枪的装逼手段而已。大理石会议室桌面上的面试表格,头三行是友好的母语客套,谁知道第四行急转直下,甩出了一段至少30个英文单词的陌生文字。呃~this game has some unfriend!!!屋里没人-手机静音-扫描翻译-中文创作-反向翻译,大功告成-一身冷汗-口语咋办……20分钟后,一位中国大叔走进来,举止优雅的问我:“How is your English conversation?”“Oh my god!Unbearable!Bye-bye!”
所以你看,国贸求职较大的特色,就是面试难度系数和收入增长速度成正比,正所谓一入国贸深似海,从此不食烤冷面。
《国贸故事》缘起:
国贸是国际化、高大上、光鲜亮丽、装逼等词汇的发源地,这里聚集了形形色色的“国贸人”,他们赋予了国贸以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
我们希望走进他们的世界,让他们讲述属于他(她)的国贸故事。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