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弄潮儿”孔鹏: 从技术创新探索美好人居

优铺网 2019-09-23 15:13:0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孔鹏这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也是中国房地产职业经理人“黄金时代”的一个缩影。孔鹏说:“选择当职业经理人,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考虑客户和用户的利益之外,还需要思考对人、对城市带来的影响。”

孔鹏这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也是中国房地产职业经理人“黄金时代”的一个缩影。孔鹏说:“选择当职业经理人,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考虑客户和用户的利益之外,还需要思考对人、对城市带来的影响。”

《城·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居住变迁史》之对话孔鹏。新京报房产新闻部出品

作为曾经的房地产职业经理人,孔鹏见证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最近20年的风云变幻。去年底从旭辉离职后,孔鹏踏上“智慧与更新”的新赛道,围绕数字人居领域,做自己认为的更有意义的事。

年少时,上下求索汲取知识;三十而立,逐梦房地产行业;四十不惑,思索未来的人居环境及其背后的使命与职责。一路走来,孔鹏表示,这缘于秉持着同一份人文情怀——为创造美好生活付出“聚沙成塔”式的努力。

见证行业从萌芽到野蛮成长再到逐步成熟

“我们处在一个无迹可循的时代,也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这是早年孔鹏说过的一句感言,因为击中了很多行业中人的内心,流传甚广。

1976年,孔鹏出生于山西大同。两年后的1978年,中国步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无数人的命运被时代的转折所彻底改变。不过这时候,孔鹏还小。5岁时,他随父母来到北京,按部就班地开始上小学、中学,一直到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校训有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这其中,“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八个字,令孔鹏对人生和世界,对自己的内心都有了更多思考与探究。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市场化”很快成为住房建设的主题词。也是这一年,孔鹏离开学校,步入社会。

“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总希望做个时代的弄潮儿。”孔鹏说。40年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从萌芽阶段到野蛮成长,再到逐步成熟,孔鹏恰巧赶上了中国经济、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大潮。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孔鹏投入到了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中,先后在海航、金地、龙湖任职。2013年,孔鹏加入旭辉集团,负责北京区域事业部。在他的带领下,旭辉北京的销售规模在5年间从20多亿提升到了百亿级别。同时,孔鹏在业内开创性地打造了房地产+互联网的营销与支付平台。

而除了企业家身份,孔鹏还兼任北京市青联委员、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轮值主席、北京支持雄安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务。

孔鹏这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也是中国房地产职业经理人“黄金时代”的一个缩影。在孔鹏看来,职业经理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社会利益、公众利益、企业利益,职业经理人是三者的平衡器、放大器和稳定器。“选择当职业经理人,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考虑客户和用户的利益之外,还需要思考对人、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孔鹏说。

与此同时,孔鹏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合适的契机,构建更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来反哺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通过自己影响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

顺应趋势,踏上“智慧与更新”新赛道

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在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时,中央特别提出,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方案。房住不炒、一城一策、长效机制、稳房价,一个个关键词,勾勒出了楼市未来的基本轮廓。

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机制正悄然发生变化,并逐渐影响到职业经理人的选择。去年12月,孔鹏离开旭辉。

这并非个例。事实上,近年来,作为房企中坚力量的职业经理人正在加速转型,不少职业经理人选择离职,各自创业。从创业内容看,尽管他们并未远离房地产业,但其脱离传统业务的做法,仍被业内看做是一种颠覆与创新。

在孔鹏看来,本质上,房地产行业是产品趋同、服务趋同、商业模式趋同的行业,企业比拼的是周转、融资成本、规模。在这套运行机制下,加上政策的限制,企业往往会忽视产品与服务,而这恰恰是商业的本质。未来,房地产行业要实现健康的发展,需要让市场能褒奖好的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动力去创新。

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静心后,今年5月,孔鹏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的新身份,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舍弃了众多开发商抛来的橄榄枝,孔鹏选择以“智慧与更新”作为自己事业的新赛道。

之所以这么做,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今时今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孔鹏坚信,以城市更新的手段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路径。城市更新不是单纯的城市改造与装修,更不是城市局部的简单创新。技术创新是城市更新的排名前列推动力,科技化、数字化、绿色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孔鹏的事业“新版图”主要涵盖居所级的AI宅、社区级的i享社区和城市级的医养综合体三大业务模块。其中,AI宅主要瞄准户内更新,打造健康环境和效能空间,呈现一个“会思考的房子”;i享社区侧重公共空间更新,将闲置或低效的公共空间改造成社区养老、儿童托管等综合生活服务空间;医养综合体通过引入专业养老机构和品牌医疗机构,打造专业的医养服务体系。这一切,都将在清华CSC中心已经形成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圈中得以实现和落地。

探索新时代“数字人居”

对孔鹏来说,选择在“智慧与更新”这一领域创业,并非偶然。早在2013年履职旭辉之初,他就站在公司的立场,去思考行业的未来。

在这个产品趋同、服务趋同、商业模式趋同的行业内,摆在开发商面前的路似乎只剩两条:一是前端抢资源,拼命拿便宜的地;二是不断提效,实现高周转。除此之外,企业能不能找到新的护城河?下一个产业更新时代,产品和服务还能怎样做差异化迭代?

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浪潮给了孔鹏新的灵感。他认为,智能手机作为一个系统平台,通过不断加载各种APP实现服务,如今已几乎成为人们身体器官的延伸。那么,平均停留时长8小时以上的居所,能不能也像手机一样,做成一个可以加载多种数字化服务的平台,实现“人宅交互”的数字化未来人居生活?

带着这样的思考,从2015年开始,在孔鹏的牵头下,旭辉地产联手清华大学成立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将“效率”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重点,带领地产行业探索新时代的未来人居。

目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已取得近30项技术专利,先后完成了“AI宅”在新建项目顺义26街区的落地以及对前门草厂四条四合院、清华专家学者公寓的改造等。

如果说,之前是依托单一开发商平台实现“数字人居”的行业突破与事业理想,那么创业之后,这一套已初步被实践检验的技术成果,可以更好地向整个地产行业开放,为行业提供新标准、算法和体系,从而带动行业实现产品更新迭代。

围绕“数字人居”平台,孔鹏还搭建了一个“朋友圈”。“大框架基本搭建完毕,剩下的就是执行落地。从上端的标准、明星项目示范,到产业研究、技术创新推广,到场景落地,通过大规模实践,希望能在人居环境中推广理念和技术,从而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机构共同参与进来,组成一个跨学科、跨体系、跨平台的朋友圈。”他介绍。

在孔鹏看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均居住面积、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跨时代意义的变化,但仍面临着房产分配不均匀、房屋品质不高等问题。“今后,让旧有的城市承载美好的新生活,这才是未来,也是房地产的2.0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也会孵化出一批优异的企业,正如前20年里房地产企业的茁壮发展一般。”孔鹏如是说。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你对这座城市最初的印象和现在的印象,有什么不同?

孔鹏:我小时候,出了二环就是郊区;现在,出了六环都还不是郊区。城市发展经历了巨变,数十年前后已经完全不可比拟。

新京报:生于/选择扎根这座城市,令你的人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孔鹏:我出生在山西大同,五岁时来到北京。设想如果我没来北京,过的肯定是另一种人生。从小学、中学,再到清华大学,我的人生一路走来,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这座城市所赋予的机遇和资源。我特别感谢北京。

从进入清华,拿起笔,画出排名前列张图开始,二十多年来,我越来越觉得,作为城市建设者和人居打造者,打造一个友好的环境非常重要。这是我的使命和价值观所在。

新京报:请用一到三个关键词形容这座城市数十年来的居住变迁。

孔鹏:大了,高了,冷了。小时候,我住在和平里的筒子楼里,一个院,一百多个孩子都认识,吃的是“百家饭”,生活在很温暖的环境中。现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少多了。我希望能在社群管理应用上加大力度,让北京成为一个虽然大了、高了,但依然很温暖的城市。

新京报:在这座城市居住和生活,你对未来有什么期盼?

孔鹏:应该依靠科学技术来提升组织效率,从三个维度出发,关注城市的稳定表现: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对资源的友好程度,以及对人的友好程度。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三角形,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可持续的未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